产品包装袋上明明标着“采用上等乌鸡、高山鸡及鸡蛋”精制而成的正规鸡精,但生产车间里却看不见任何与“鸡”有关的原料。这些价格低廉的鸡精、味精,却是用大型生产厂家的“味精”来“分装”和“加工”的。但生产出的味精销售价格,竟然比购买来进行加工的原料都低廉,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坐落在民房内的生产厂家,既没有化验设施,也没有完善的检验程序。
“成品的销售价格竟然比原料还便宜,这样价格低廉的小作坊味精、鸡精,质量令人质疑。”行内人士揭露,以“来料分包”方式生产的一些家庭式“小作坊”味精、鸡精加工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加工时大量掺加食盐;或者用化工原料替代鸡肉成分或鸡肉粉,因为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这些“小作坊鸡精”质量令人堪忧,大部分是以次充好的“问题调料。”
暗访 疯狂制造问题鸡精
5月20日,汪先生向本报反映,上西园附近一民房里,没有任何生产标志,但每天有人在大量生产味精、鸡精,独特的“香味”熏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
根据汪先生的指点,记者进行暗访。马路边一个4层小楼里,一楼是两间店面,2至4楼里,传来隆隆的机器声。远远地就能闻见一股浓烈的味精味。记者沿着小楼后门的道路进行观察,看到这个小楼大门紧闭,没有发现任何生产厂家的标志。但在里面院落一间平房里,却悬挂着一个“原料库”的牌子。记者顺着二楼的窗户向房里看去,发现一个类似于粉碎机的小机器正在运转,里面生产的是一些黄色粉末,看起来像鸡精,两三名工人正在紧张生产着。
正好,一名工人走进原料库,记者惊讶地发现,堆了半房子的包装箱上写着某品牌,虽然不是注册商标,但上面地址却是金港城糖酒市场。而一些散落的包装袋上,却是甘肃一家大型味精厂家的标志。
随后,记者和同样接到汪先生投诉的七里河工商局经监大队执法人员一起来到这个“神秘”的味精生产厂。面积不大的小楼里,堆积着几十袋玉米面、盐等一些原料,屋子一角是几箱已经包装好的该厂品牌的成品,另一角却堆放着十几编织袋我省知名企业生产的“铃铛牌”味精。地上一个大筐里,晾晒着已经造粒的黄色鸡精。房子中间,一名工人正在封袋包装。
虽然生产过程有些神秘,老板娘随后拿出完备的生产经营许可证,但令人生疑的是,证件上的地址在雁滩,产品包装袋上却是金港城糖酒市场,而生产地址却在这里。据老板娘说,厂里是来料加工企业,即购买正规厂家的散装味精,一部分分包,一部分作为原料,加入玉米面等原料再生产成鸡精。记者奇怪的是,虽然盐、味精、玉米面等原料都是正规厂家产品,但生产鸡精主要的原料———鸡肉、鸡蛋等却没有发现一点。该厂也没有鸡精等生产必须具备的检验设备。据工商人员初步认定,这个坐落在民房里的个体加工点手续基本合法,但生产地址不一致是不符合规定的。因为该工厂当时出具不了产品检验报告,工商人员在提取了几袋样品后,给这个工厂发了一个通知,要求该厂在三天之内提供相应的产品检验报告。
虽然这家小工厂的产品有待验证,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兰工坪一带还有这样的一个小工厂,记者调查时发现,也是在民房里利用成品味精分包。而据行内人士介绍,这样在民房内加工味精、鸡精的小作坊式工厂在市内有30多家,有些没有任何手续,有些虽然有许可证,但生产的味精却是质量不一,部分还是成分不够的劣质产品。
说法 鸡精生产工艺复杂
据专家介绍,鸡精是味精的一种,由谷氨酸钠发展而来,鲜度是谷氨酸钠的2倍以上。鸡精是以鸡肉、鸡蛋、鸡骨头等为基料,通过蒸煮、减压、提汁后,配以盐、糖、味精(谷氨酸钠)、鸡肉粉、香辛料、肌苷酸、鸡味香精等物质复合而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各种原料组合、产生了鸡肉的鲜味和味精的鲜味,用于增鲜增味。而劣质鸡精里不仅不含鸡的成分,甚至连基本的卫生指标也不达标,有的鸡精甚至使用日落黄色素,而该产品是化学合成色素,长时间食用有致癌性和致畸性,导致人体毒素沉积,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鸡精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为:鸡肉—制取鸡粉—与其他辅料混合—制粒—干燥—包装—检验—成品—入库。为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鸡精产品,辅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油脂品质对鸡精成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鸡肉粉是生产鸡精的主要原料?鸡精中的鸡肉粉是用酵母等特殊工艺从鸡中提取出的汁液,这种汁液经加工后才成为鸡肉粉,最大特点是能溶于水,但提取复杂且技术要求很高。”鸡肉粉的重要功能是增加鲜味,因此比同样重量的味精贵。在利润的诱惑下,一些生产鸡精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降低售价,就少用或不用鸡肉粉,甚至使用化学合成的鸡味香精,但还是打着鸡精名义销售。
成品竟然比原料价格低?
据专家分析,味精厂一般投资几千万元到上亿元,一般小厂根本生产不出来味精。按照国家标准,味精分为 99%和80%含量的,一般400克左右一袋的正规味精售价在5元左右。记者在暗访时曾问一加工厂他们生产一袋400克包装的味精多少钱,一名员工说:“1.80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价格连原料都买不来,更不用说质量了。那么,这些廉价的味精又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这位业内人士还揭露了味精行业存在的一些惊人内幕。他说,前几年,国家容许一些小型企业进行来料加工式的“分包”生产,但因为外购成本高,一些不法经营者开始玩起以次充好的“猫腻”来。
这位人士还说,分包加工时多加入食用盐,一吨味精价格在一万元以上,而一吨盐则需要几百元,含量在 80%的味精也许只有 60%—70%的含量,价格相对就便宜很多。这样,经过一些小工厂分包的味精则可能售价会比原料更低。
调查 “鸡精”问题比较普遍
据了解,四川省曾重点对21家大中型食品综合批发、零售市场的鸡精进行了抽检,查出质量不合格的鸡精达 84%。发现的主要问题首先是鸡精细菌超标,其次是生产企业违规使用国家禁止使用、含有致癌性和致畸性的日落黄色素;再者是鸡精鲜度指标和鸡肉成分含量不合格,有些鸡精竟然有异味。很多品牌的鸡精短斤少两,还有的鸡精水分超标,最多的一种鸡精不合格指标达10项。
按照行内人士介绍,一般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化验、消毒不严格,其生产出的味精就存在卫生质量问题。而这些坐落在民房的“小作坊工厂”,生产出的鸡精则问题更多。
那么,这么多小工厂生产出的劣质鸡精销售到哪里去了。据行内人士介绍,一是销往较为边远的农村,由于农村相对欠发达,农民收入较低,在不了解名牌鸡精和劣质鸡精的情况下,在对比了名牌鸡精和问题鸡精的价差后,选择了后者。二是直接销售到市区的一些小餐馆,因为价格低,很是抢手,老板选择了低质低价的劣质鸡精当调味品使用。三是一些消费者在没有了解鸡精品质的情况下,误打误撞买到了劣质鸡精。
对此,有关专家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和餐饮店在购买鸡精时,一定要认准知名品牌,认准大企业品牌选购。
相关链接
真鸡精,色淡黄。取少量真鸡精放在开水中化开,口试,味道浓鲜带咸。假鸡精,色泽金黄,因加有色素。取少量此鸡精放入开水中化开,口试,味道很咸,鲜味差,而且还有一股使人口感不舒服的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