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老家的大豆丰收了,弟弟非要给我们用快运寄来三五十斤。我提醒他,快运的邮费恐怕和大豆价格差不多,先查查费用再说。
笔者先上网查了邮政的客服电话,拨通后先听了一大通首届什么文化博览会的介绍。挂了电话,笔者又上网查了中铁快运的电话,拨通后听到的又是该公司最近推出的什么新业务。好歹介绍完了,接着就是“××业务请拨1,××业务请拨2”,听了半天也没有“运费查询”这一项。笔者只能自己猜测拨了个“3”,耐着性子听完相关所有业务后才发现不对,只得再返回又拨了“4”,忙活了半天,最后只得拨“0”转人工服务,可惜听到的却是“坐席忙,如需等待……”。笔者又改拨了邮政的客服电话,好歹人工服务通了。客服人员给出了普通邮件和快件的邮费计算方式。放下电话,算了一下费用,给弟弟打电话告知,如非寄不可,请用普通邮件。
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邮费查询,笔者却被热线折腾了大半个小时。为什么这么复杂?咱们不妨来试着给热线电话的业务分个层次——以中铁快运为例,设定客服热线是“母”,6个大类的业务是“子”,下面的每一小类业务都是“孙”。事实上,我们要办的事情都很具体,都属于“孙”这个层面的,却都必须先经过“母”和“子”两道关卡。其实无论“母”和“子”或者“孙”,都有服务承诺在先,何必层层过关?万一你一时搞不清楚具体要找哪位“孙”,就有可能需要经过所有的“子”,等于把叔叔、伯伯都过一遍,何其麻烦!
这次糟糕的体验,让笔者想起半个月前采访过的济南12345热线。这条热线是全市各部门38条热线的整合,是1090项标准支撑的标准化服务,一个电话就能搞定一切。在那次采访中,就有专家提出,应该制定服务热线的国家标准。为了回味一下当时的美好感受,笔者又试着拨打济南12345,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遗憾的是,接线员给出的是邮政服务电话,打过去又是子子孙孙,如此这般。其实,就邮政以及各领域一般性的问题,济南12345是可以回答的,可对于邮费计算这样的具体问题,它也是力不从心,这也就更显出了制定热线国家标准的迫切。
如果制定服务热线的国家标准,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取消的,就是折腾我们很多年的自动转接业务模式。让人拨通热线后,听到的是实时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录音,即使需要加上简略的介绍,也是“你好,这里是……请问您需要什么服务?”这样的开门见山。其次,这项标准的实施范围应该包括所有的服务热线或客服电话,以解决有些业务简单的客服电话,如家电行业维修热线,尽管只有两三个“子”,根本不需要“孙”,也摆出个封建大家族的阵势,搞得用户都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不自在。再次,无论什么热线或什么客服,都应取消业务介绍、业务推广,尤其应该取消广告。虽然是免费客服电话,可用户放下电话之后依然是要为服务付费的。以大豆为例,寄普通件30公斤,邮费72元,而30公斤大豆目前的市场批发价才150元。
取消自动转接业务模式,改由人工接听,直接导入服务,简化了程序,所有热线或客服节约了等候时间。取消自动转接业务模式,使服务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正道上来,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