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市生产领域的粮食加工品(小麦粉、挂面、湿河粉和湿米粉)进行了本年度第八批日常抽样检验,共抽取36家企业生产的38批次样品,经检验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生率为5.3%。
本次抽样检验依据是:GB/T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DB 44/ 426-2007《湿米粉》、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卫生部发布)等标准及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小麦粉的检验项目为:灰分、脂肪酸值、黄曲霉毒素B1、铅、镉、无机砷、汞、六六六、滴滴涕、过氧化苯甲酰、铝的残留量、溴酸钾、甲醛次硫酸氢钠;挂面的检验项目有:酸度、黄曲霉毒素B1、铝、过氧化苯甲酰、合成着色剂等;湿米粉(湿河粉)的检验项目为:水分、酸度、铅、总砷、二氧化硫残留量、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山梨酸或山梨酸钾、脱氢乙酸、硼砂、吊白块。
结果显示,两批次湿河粉大肠菌群超标。据介绍,大肠菌群作为食品污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生产环境卫生状况不佳;二是操作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因此改善生产企业卫生状况,配备完善卫生设施,规范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