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湖北检验检疫局促进蜂产品出口综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13年1月至8月,湖北省蜂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共出口349批、重1.6万吨、货值超过3300万美元,有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且全年没有因质量问题被国外通报。据了解,截至2012年,湖北省出口蜂产品已是13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湖北蜂蜜出口虽然13年位居全国第一,但也经历了几多坎坷、几多风雨。曾几何时,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日益频繁,也使湖北省蜂蜜出口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美国蜂农集体向武汉一家小蜜蜂生产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与此同时,欧盟提出进口蜂蜜中氯霉素的检出量不得超过0.1PPB,即10万吨蜂蜜中氯霉素含量不得超过1克。这个标准比原先严格了100倍,欧盟“绿色壁垒”使湖北的“甜蜜事业”变得苦涩。

  0.1PPB是什么概念?用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这相当于把湖北武汉整个东湖的水换成蜂蜜,向里面倒入一小杯氯霉素,这一湖的蜂蜜就是不合格产品。

  如何突破国外的贸易技术壁垒?“以不变应万变”湖北检验检疫局一位从事蜂产品出口的检验检疫专家告诉记者,“这13年来,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在蜂产品出口过程中,始终坚守两大法宝:一方面狠抓质量,引进质量控制体系,按国际市场要求对蜂产品各环节实施严格质量控制;另一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溯源体系,任何一个批号的蜂产品都可溯源到蜂农。”

  抓源头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湖北省养蜂大多以一家一户粗放式养殖为主,在养蜂过程中,思想观念离与国际接轨还有很大距离。蜂农养蜂知识欠缺和不注意用药,造成农残超标。湖北检验检疫局派出检验检疫人员深入到全省蜂蜜主产区和蜂产品收购点,向蜂农传授养蜂知识和用药知识,举办“蜂农师资培训班”,对全省蜂头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对蜂王浆样品和蜂蜜样品进行农兽残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改进。对养蜂的过程建立“四表三卡”制度,即《养蜂调查表》、《养蜂人员登记表》、《蜂农培训记录表》、《蜂农生产用药登记表》、《原料蜜标识卡》、《成品蜜标识卡》、《不合格蜜标识卡》,对所有企业、蜂头、蜂农登记备案在册,进行喂养、治病、取蜜、贮藏、加工、灌装等各环节全程跟踪,从源头控制氯霉素等抗生素的超标。

  加强对出口蜂产品生产企业的管理。该局每年组织举办多期有企业参与的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和出口蜂产品质量管理培训班,对出口蜂蜜加工企业按照ISO9000的标准进行管理。多次派员到企业,对各加工企业的厂区环境、生产车间、加工设备等软、硬件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还指导企业配备和使用蜂产品检测的必备设备酶标仪,组织带领全省出口蜂蜜加工企业负责人赴出口蜂蜜管理好的生产企业参观学习。目前全省已有12家出口蜂蜜加工企业取得了对欧盟出口蜂产品的资格。

  湖北检验检疫局还结合检验检疫工作中发现的湖北养蜂业实际存在问题以及湖北蜂产品出口中所遇到的难题,积极向湖北省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尽快建立以养蜂科学技术和国际标准化为核心的养蜂基地等建议。目前这些建议已逐步得到采纳,湖北地区已形成了以湖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蜂产品研制厂为龙头,科研所+厂家+养蜂户的养蜂联合体,这标志着湖北蜂产品出口迈上了新台阶。

  企业抗击出口风险的应变能力增强了。湖北扬子江蜂业公司老总陈功杰说:“现在很多企业可以像生产工业品一样生产农产品,做到标准化。”湖北省蜂产品企业已做足了“功课”。

  蜂产品出口仍然是湖北的“朝阳行业”,相信湖北的蜂产品出口还将夺得更多“全国第一”的桂冠。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