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建起便民、惠民、带有公益性质的菜市场?8月21日,云南省昆明市领导率商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住建局、规划局、财政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对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的4家标准化菜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会诊”。
2012年年初,昆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标准化菜市场的实施意见》、《昆明市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改造一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掀起昆明市标准化菜市场和肉菜追溯体系建设的新高潮。仅2012年,昆明市在主城5区和3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顺利建成了36个标准化菜市场和51个生鲜超市,改造了14个农贸市场,建成肉菜流通追溯点30个。按照2013年4月昆明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昆明市2013年度菜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年内全市建设改造51个菜市场。目前,已开工建设49个标准化菜市场,开工率达96%,已竣工16个,到本月底预计竣工19个。
由于规划布局不科学、层级结构不合理、市场总量不充裕、经营模式不适应、物流体系不健全、日常监管不合理,使得部分区域居民买菜不方便、价格不便宜和肉菜追溯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昨日的“会诊”便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现场“会办”。
“肉菜追溯系统”运行不畅
建议 鼓励市民凭小票换蔬菜
“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沿途可查、去向可追、安全可保障。”昆明副市长阮凤斌在“问诊会”上说。
天祥和大树营两个标准化菜市场同步配发了可溯源电子秤,建立起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创建衡器“四统一”示范点。即便有这样好的设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可溯源电子秤只发挥了秤的作用。正在买菜的市民黄女士说,“买一把几元钱的蔬菜,没有必要让小贩打印小票。”
昆明市商务局负责人透露,全市已经建立的追溯系统的该类节点中,绝大多数节点的系统运行质量都不理想,设备用不起来,使得追溯系统链条行不通,没有发挥真正的肉菜保障作用。“要让消费者习惯在菜市场买菜索要小票,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他认为,一方面是买菜的市民不习惯,另一方面是菜贩们对设备不熟悉、运行速度慢。
要解决这一问题,昆明市商务局建议,下阶段一是市场管理方加强对摊贩的业务培训,二是通过以小票换蔬菜的方式鼓励市民在买菜时向商贩索要小票,目前此举已在南华标准菜市等市场推广。此外,“建议在给餐厅评定星级的时候,是否有相关票据能够追溯肉菜来源,将可设置为一个门槛。”据了解,2013年昆明市计划完
成71个以上肉菜追溯节点建设任务,目前有建设任务的13个县(市)区中,只有呈贡、安宁、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倘甸“两区”完成了追溯节点布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