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额敏县以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按照“资金集中、功能完善、规范运转、打造精品”的原则,推进农牧社区阵地规范化建设,探索出一条彰显人文关怀、提供菜单服务、突出特色服务的农牧社区规范化建设新路子。
“三位一体”彰显“人文关怀”。以“着眼长远、统筹规划、以人为本”为方针,鼓励基层党组织采取大村单独建,近村、小村合建等方式,共享农牧社区服务资源。投资2300余万元,建成21栋平均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集办公、服务为一体,设施比较完备、功能比较齐全、服务质量较高的社区服务中心阵地,使农牧社区管理服务覆盖14个乡场54个村队。针对部分农牧业队集中定居的特点,同步建成集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农民住宅等“三位一体”的基础设施。
“优化设置”提供“菜单服务”。紧扣基层阵地85%以上必须直接用于服务群众的目标,切实提高基层组织阵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作用。在设置基层组织阵地功能布局上,广泛征询党员和群众代表意见、建议,根据群众“意愿”和“趣缘”需求,科学设置“三厅四区一花园”,即:为民服务厅、多功能厅、议事厅、集中办公区、文体娱乐区、警务区、医疗卫生区和“花园式”小广场等。规范建立村(社)党务、村(社)务、财务公开栏、建设幸福新额敏争当排头兵党员公开承诺栏、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公示栏等,将各类公示内容第一时间规范张贴,接受群众监督。鼓励面积较小的基层组织阵地按照“一室多能”原则进行统一布局,做到凝聚群众智慧,还阵地于与民,服务群众最大化。
“服务先行”凝聚“百姓智慧”。秉承“服务最大化、办公最小化”原则,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意愿”和“趣缘”需求,科学设置阵地功能布局,保证85%以上直接用于服务群众。结合少数民族聚居社区人文特点、民族特色,合理利用阵地特色服务区,增强少数民族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萨尔也木勒牧场沙河社区根据群众“趣缘”需求,建立民族手工艺刺绣培训基地,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带动48名少数民族妇女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