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至21日,浙江宁波检验检疫局开展了为期5天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食品安全,从“舌尖”走上了“心头”。
6月17日,一场主题为“宁波进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新闻发布会拉开了宁波检验检疫局“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序幕,也奏响了社会全面了解质量安全工作,关注食品安全的前奏。“宁波口岸共进口食品1317批,同比增长3.5%,不合格率为9.1%,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宁波局副局长童鲁波发布了1月至5月宁波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监管情况,以及宁波局保障进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和成效。来自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经济日报》、《钱江晚报》、宁波电视台、《宁波日报》等18家中央驻甬、宁波本地媒体记者参加了现场报道。
6月17日、6月18日两天,《洋食品进口有风险 市民消费需谨慎》、《宁波前5月进口农产品达2800余批次 不合格率超10%》、《宁波口岸进口大豆90%不合格》等10余篇稿件见诸报纸、网络广播电视,且各大网媒竞相转载。
食品安全,民生大事。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宁波检验检疫人善思考、善行动。
6月18日下午,宁波局组织幼儿园小朋友走进实验室,了解进口食品安全。来自宁波红旗幼儿园40位小朋友现场参观宁波局食品检测、昆虫鉴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物标本室。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吃了这些劣质烤肉串、炸薯条和橄榄后,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在宁波局食品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端着一杯粉红色的水在提问。这杯水因浸泡过劣质烤肉串而被染成粉红色。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们讲解了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如何辨别常见食品的真假和优劣等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五颜六色的糖果为什么这么甜,这么好看吗?因为它们添加了食品添加剂……”6月21日上午,在大榭第二小学3年级1班教室里,工作人员通过幻灯片为学生们介绍食品安全知识。
活动期间,宁波局携手社会各界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实验室、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宁波奉化检验检疫局邀请20余位市民代表走进宁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了解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宁波余姚检验检疫局联合辖区出口食品企业开展“落实主体责任、坚守道德诚信”的公开宣誓和承诺活动;宁波宁海检验检疫局成立宁海地区首支出口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队伍;宁波鄞州检验检疫局组织食品安全专家走进中小学,讲授食品安全知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在全社会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
什么是有机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违法添加物有何区别,怎样辨别真假进口食品,选购食品时怎么去看食品标签……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宁波局准备了食品安全知识盛宴,让广大网民和微友们分享“知食”大餐。
“作为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怎样才能买得更安全、更安心?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并不是所有的进口食品质量都是安全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鉴别:一看中文标签,二查卫生证书,三是选对购物场所,四是了解相关信息……”这是发布在宁波局新浪官方微博上的一则信息。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宁波局在微博和网站等平台开设了“食品安全知识大家学”专题。其间,“选购食品时怎么去看食品标签呢?一要学会看食品类别,二要学会看营养成分表,三要学会看配料表。”《食品标签怎么看》、《食品添加剂≠食品违法添加物》、《真假进口食品巧辨别》、《食品包装容器的小秘密》等涉及食品安全知识的信息赢得了较高点击率和转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