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广东汕头检验检疫局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潮汕机场口岸地方政府、运营单位非常重视此项(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工作,每项工作都做得非常扎实,机制、制度建设非常完备,对外协调沟通非常完整,人员考试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人员对业务非常熟悉,口岸卫生监督非常全面。”

  七个“非常”!国家质检总局口岸核心能力考核验收专家组组长周力沛的评价,让在场的揭阳市政府、检验检疫部门、口岸单位、机场运营公司的人员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又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这一天,揭阳潮汕机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以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口岸最高分通过验收。与此同时,由于条件完全成熟,汕头海港口岸(以广澳港区为代表)核心能力建设国家验收工作提前半年完成,成为本次广东省唯一由预验收转为正式验收并通过的国家一类口岸。

  建立信心的故事

  广东汕头,有近300公里的海岸线,我国唯一拥有内海和外海的海滨城市,多处可供开发的港口,正式启用不久的潮汕机场……在良好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下,港口经济已成为粤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岸,就是检验检疫人的阵地;维护口岸卫生安全,就是检验检疫人的神圣职责。

  开展核心能力建设,既是履行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国家承诺和义务,又是保障出入境人员健康和口岸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全国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方案》后,广东汕头检验检疫局党组就敏锐地意识到,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必定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秉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从潮汕机场筹建伊始,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就伴随着新机场的建设而不断推行。

  按照口岸建设规范化标准,汕头局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展开全方位谋划。从大到检验检疫配套设施,小到一个指引牌,都融入了无数心血。正如该局机场办事处主任方学松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没有一件事情可以马虎,这是要留给后人的,是口岸检验检疫的根。”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广东揭阳检验检疫局的大力配合下,潮汕新机场的办公和业务用地比旧机场扩大了11倍,从原先的449平方米增加到4451平方米,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在汕头局办公楼五楼,采访组看到了一间物资配套齐全的应急物资仓库。该局卫检处处长肖鹏笑着说:“真的是从一针一线做起的,从一个试剂盒的购买,到成套的仪器设备,一点一滴积累,好几年下来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2009年海港演练,2010年的空港演练,2011年多部门联合演练……经过一次又一次实战演练,汕头局人员的实战操作能力在不断提高。正是有了未雨绸缪的理念,汕头局党组带领各个部门分清轻重缓急,着力练好内功,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地做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因如此,汕头检验检疫人对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考核验收有了底气,信心倍增。

  核心能力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后,汕头局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提出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对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局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多次强调要举全局之力抓紧行动,抓紧项目落实。卫检处作为牵头部门,就核心能力建设的具体工作展开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力求以最科学、高效的方式推动工作的进行;机场办事处、广澳办事处根据建设要求和考核标准逐条比照,结合自身现有条件、口岸现状等因素进行评估,出台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发动全员,全力推进;保健中心以实验室认可和区域中心实验室核查验收为抓手,积极开展传染病病原检测,练好内功,提升管理水平;食品检测、动物检疫、基因检测等实验室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动检处、卫生处理单位等13个部门积极承担职责,按时按质提供技术支撑和后勤服务。

  尽管核心能力建设过程艰辛,任务繁重,但汕头检验检疫人对此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赢得合力的故事

  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要义之一,就在于集合社会各方的资源,实现口岸疫情疫病的快速有效防控。因其涉及面广,仅靠检验检疫部门难以全面有效推进,且潮汕机场位于潮汕三市交界,又地处揭阳市内,如何在跨区域的情况下发动地方各部门积极参与,做到经营单位主动承担责任,最终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达到效能最大化,一直是汕头局党组考虑的重中之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汕头局最终以开创性的工作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该局多次就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向揭阳市委市政府、汕头市委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获得两市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揭阳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汕头检验检疫局、地方卫生局、反恐办和口岸查验单位等13个部门组成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多方力量攻坚克难。同时通过大力宣传和动员,使各相关单位明晰自身义务,找准角色定位,自觉介入,为能力建设打开绿灯。

  机场办主任方学松介绍说:“迎检的当天,市政府有关领导、外经贸局、口岸单位、机场运营公司都参加了汇报会和验收会,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在全省范围内都是值得一提的!”

  “你看这个本子,我们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方学松向我们展示了一本名为“联防联控联络本”的小册子,里面清晰地标注着组成单位、具体负责人以及联络电话。在用心沟通的基础上,汕头局与揭阳局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与地方市县两级卫生系统、疾控、医院等部门不断联系协调,最终建立了联防联控协调小组,并采取召开联席会议、制订工作方案、疫情通报等方式,确保了联防联控机制的有效落实。

  与此同时,广东检验检疫局卫生处处长张显光多次到汕头口岸指导,就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出宝贵意见,揭阳局更是多方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上级局的关怀,兄弟局的支持,为汕头局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内外一心,多方合力,汕头局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形成了“地方政府牵头、检验检疫部门指导、创建主体承担、各部门参与”的良好局面,从而一路披荆斩棘,高歌前行。

  关注细节的故事

  在具体建设工作中,汕头局认真细致地研读了核心能力建设标准和考核标准,对250多项内容进行了合并、分类整理。作为能力建设主体单位的机场办、广澳办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为标准,关注到每一个细节。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媒介监测、防护物品、仪器设备和卫生处理药械等专用仓库相继设立,增置了检测仪器设备和标识系统,设立了快速检测室、流行病学调查室、留验室,并规范了工作流程。强化了交通工具、口岸食品及饮用水、微小气候与空气质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嗜肺军团菌等的卫生监管工作,深化了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供水单位、公共场所和储存场地的卫生监督。与口岸经营单位联合制订医学媒介监测和控制方案,切实落实防控措施,使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配备了门式核辐射检测设备、个人剂量仪、放射性防护服、放射性物质集纳容器以及侦毒箱、生物安全移运装置,核生化有害因子监测与排查能力有效提高。加强卫生处理单位的管理,严格掌握卫生处理标准,对卫生处理结果进行效果评价,保证了卫生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进一步确保口岸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的高效、有序运行,他们定期进行有效性测试,形成了口岸与地方对口岸传染病防控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格局。督促口岸经营单位完善了检验检疫查验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的投入,设置医疗急救点和建立急救网络,病人查验、排查、转送相关措施更加健全。落实航空器应急处置的检疫机位,出入境货物、特殊物品等的现场检疫查验区、检疫隔离区、检疫处理区和现场标志的设置更为合理。建立与交通工具运营者、服务供应商和出入境人员的沟通渠道,对交通工具和运营商进行备案,确保对出入境人员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措施得到落实。督促口岸经营单位与废弃物处理单位签订协议,规范了废弃物移运、处理程序,把口岸废弃物管理纳入了日常工作范围。

  收获成功的故事

  2013年1月底,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启动对汕头海港、空港口岸的核心能力建设预验收和正式验收。考核当天,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严阵以待,接受考核组专家的全方位考察。当看到排列得整整齐齐,足足有3米高的98个文件档案时,考核组的专家不禁竖起大拇指,大加赞赏。

  在调阅资料时我们发现,很多邮件的往来都是晚上一两点钟。“没办法啊,白天有日常事务,有时还有突发情况,只有晚上才能静下心来准备”。回想起备战的每一天,方学松充满了感慨。

  而大家对此也有许多故事和心里话要讲。“这里远离市区,晚上加班肚子饿了买不到东西吃,那个时候我们的办公桌上都有速食面。”

  “我们机场办12个人,连续苦战、奋战4个月,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大家纷纷累倒了,但倒下之后又要爬起来继续干。”

  “参与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虽然辛苦,但对自己确实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人生难得遇到一回啊!”

  1月25日和26日,国家质检总局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考核验收组先后对空港、海港口岸分别进行预验收和考核验收,考核组在听取机场办、广澳办的汇报,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原始工作记录,检查检验检疫设施,笔试或提问等考核后,对揭阳潮汕机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揭阳潮汕机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以高分顺利通过验收。同时,考核组认为海港口岸能力建设已具备一定的水平,由预验收转为正式验收程序,并最终确认汕头海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已达标。

  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汕头局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增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强化了实验室技术支撑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在工作质量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特别是在H7N9疫情的防控上,通过六大措施有效地确保了空港口岸的卫生安全,彰显了该局在应对口岸突发事件、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日趋完善。

  出入有境,改进无境。今年9月份,汕头潮阳港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设考核。各项具体实施方案已准备就绪,汕头局与地方政府、码头经营单位的沟通协调也正有序进行。伴随着潮涨潮息,日出日落,汕头检验检疫人再一次出发,辛勤耕耘,收获未来……

作者:陈滟 林银梅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