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让口岸通关模式好起来!创新,让口岸通关速度快起来!
唯有这样,才能让南京口岸通关模式跟上外贸发展的步伐,才能使南京口岸出入境物流速度与经济发展同步。
近来,江苏南京检验检疫局奋力探索,在全省系统开道引航,大力开展检务业务改革,以推行报检、签证、通关单无纸化改革为主线,形成让企业足不出户就可完成报检、签证、通关的“阳光”通检机制。
报检无纸化
“感谢南京检验检疫局创新检验监管模式,感谢你们对高淳企业的关心和帮助,希望有更多的高淳企业能够通过‘检信通’系统享受无纸化报检带来的方便快捷,促进高淳外贸企业快速发展。”日前,南京市高淳区区长在检地座谈会上感慨道。
南京检验检疫局的检务无纸化报检改革始于2007年。但是,早期的无纸化报检模式,“纸”并未真正省略,而是以后补的形式集中提交,虽然比改革前方便多了,但企业还是需要经常跑到检验检疫局,检务部门的档案库房还是一如既往的“拥挤”。
为了实现“无纸”和“有纸”的并轨,真正实现“无纸化”,自2012年3月开始,南京检验检疫局积极推广“检信通”软件应用,将需要后补提交检验检疫部门的纸质单据全部电纸化,企业只需通过软件的用户端将电纸报检单据传输给局端的检验检疫部门即可。
位于高淳区的沃尔德特钢有限公司就是“纯粹”无纸化报检的直接受益者。“以前每办理一批出口报检要来回折腾200多公里,顺利的话,花费一天时间,不顺利的话还要在南京住一晚,时间、人力、交通成本很高!”沃尔德特钢公司的报检员介绍道,“装了‘检信通’,上了报检‘无纸化’后,检务部门、检验处室都能在办公室用电脑随时查看我们的电纸报检单据,我们只需在家等结果就行,这可帮了大忙!”
有了“检信通”,无纸化报检获得了冲刺的“加速度”。
通关单无纸化
2012年6月,南京检验检疫局组织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等10家大型出口生产企业召开“无纸化”通关企业宣传会,正式启动南京口岸通关单无纸化试点工作。通关单无纸化是无纸化通关的关键,打通这一重要关节是南京口岸通关全程无纸化进程中的重大跨越。
当月,江苏检验检疫局与南京海关联合发文决定,在江苏省内(南京关区)选择部分现场和企业开展通关单无纸化电子放行监管模式试点工作,南京龙潭港区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
半年时间过去了,通关单无纸化赢得了试点企业的100%好评。“我们公司出口业务量大。通关单无纸化每月可以节约400元以上的交通费用呢!”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的报检员王群谈起通关单无纸化的好处喜上眉梢。
“企业欢迎,就要继续推进!”南京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钱吉生坚定了大家对改革的信念。为了保证改革试点的稳步推进,南京检验检疫局与南京新生圩海关建立起电子通关试点工作协商机制,定期召开关检工作会议,查找不足,研究对策,让更多企业得到实惠。
“签证”无纸化
南京检验检疫局是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签发原产地证书的大局,签证量约占全省系统的三分之一,而在岗签证人员只有5名;在几千家签证企业中,证书年均申办量超2000份的省市级大型综合型外贸公司有几十家。如何缓解矛盾?怎样提升签证效率?“试行原产地签证无纸化,既解决人力资源紧张和业务量增加的矛盾,又方便企业、降低外贸成本!”南京检验检疫局局长顾华丰提出了这一两全之策。很快,南京检验检疫局在江苏率先推出原产地证签证无纸化试行方案。
南京东沛国际集团是一家年申办量达5000份的产地证申办大户,证单工作管理规范,申报员队伍稳定、资信好,因此成为第一家原产地证签证无纸化试点企业。试点一年后,企业算了一笔账,直观地反映出原产地证签证无纸化改革试点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在时间成本上,每天节约近半个工作日;在人力成本上,每年节约3.5万元;在交通成本上,每年节约0.9万元;得益于交单速度加快,结汇提前,以全年5000万美元单据早一日结汇来计算,至少可以给企业带来约4.5万元的利息收入,总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达9万元。
不仅如此,原产地证签证无纸化的试行还促进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升申报正确率。据统计,无纸化试点半年后,企业的审证退单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获得了质量、效率的双提升。
报检无纸化、通关单无纸化、签证无纸化——三大“无纸化”建设构建起南京检验检疫局检务业务改革的主体。目前,这三大“无纸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为推进南京企业发展清障铺路,为南京检验检疫业务模式改革开道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