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记者从部分汽车生产企业了解到,国家质检总局不久前刚刚再次发布最新版本的“汽车三包”重要配套文件《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征求意见稿),面向一些车企及行业机构征求意见。
汽车三包的实施大限已经不远了。2013年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此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记者了解到,汽车三包政策包括九章共48个条款规定,其中虽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以及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但尚有很多细节的界定与执行存在疑问。而此次“征求意见稿”即为三包政策的细化,但不少收到该征求意见稿的业内人士称,关于汽车三包的一些疑问依然没有答案。
车主退换车几乎不可能
最新发布的意见征集稿中明确了家用汽车的退、换车的条件,把能够造成退、换车的问题零部件种类减少、范围缩小,如电器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冷冻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等均不在退、换车范围内。也就是说,除非出现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零部件维修或更换两次以上,或者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突发严重的质量问题,车主要想因其他问题退、换车,几乎不可能。
对此,一位4S店总经理梁先生说:“车主退、换车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按照现有的汽车生产技术,意见稿中所说的七类动力总成的主要零部件,在规定时间内发生质量问题且2次更换维修都不能解决的概率极低。现在大多数新车车主遇到的多半是转向不灵、刹车不灵、新车异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按汽车三包规定是无法退、换的。”
除此之外,退、换车与税务发票也有关联,一位自主品牌4S店老总坦言,“尽管明确了退、换车的要求,但实际上一旦上牌或者上了保险,退、换车的难度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将涉及到退税、退保险。”税票和发动机号、车架号是唯一对应的,退换车必须先退税,而退税的手续是异常麻烦的。按照国家现行的《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可以申请退税:一是因质量原因,车辆被退回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的;二是符合汽车三包退换条件,需厂商开具车辆存在质量问题的退车证明以及其他手续,才能退还税费。
6日,记者咨询了几家车企,得到的回复都很“官方”:“厂家对于汽车三包的政策非常重视,4S店也开始逐步配备相应人员。至于能否退、换车,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严格依照政策执行。”
【难题】
质量鉴定依然困难重重
“此前的意见征集中,我们就提出过难处在于检测机构的缺位,本次意见征集稿中依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不同厂家的车辆,相关质量标准、安全标准有着很大的差异,有时候即使是同一厂家不同的车型,标准也很不相同。汽车质量的鉴定,是关键的一环。”湖北省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吉文认为,举证依然是摆在汽车三包面前的最大难题。
据武汉市质监局此前给出的消息,建设一个鉴定机构所需要的费用不菲,而现阶段能够使用的鉴定机构只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有几家。对此,罗吉文提议,在汽车三包实施初期,由厂家的技术鉴定机构担负起为车主鉴定的职责,“在成熟的汽车国家,很多问题都是汽车厂家自行发现和解决的,他们的技术检测机构的能力也够,分布也广,完全可以担负起检测的要求。”
不过,对这一点,律师界的张先生认为不可行,“首先球员不能做裁判,也许厂家会有责任和义务来改进自己的问题产品,但是第三方的检测鉴定机构是必须的。”张律师也认为,目前具体的鉴定标准、费用承担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举证和鉴定将是汽车三包最大的难题。
【意义】
三包推动厂商改进售后
面对新的意见征集稿,业内有更多的声音认为,汽车三包应该由厂家负责。在欧美国家,只要车辆出了问题就是生产厂商的事。目前汽车三包有关厂家责任的规定仍不够细,那以后是否还会出台更具体的执行细则?对此,汽车资深人士、平安汽车分析师庞先生认为,从目前来看,国家质检总局不太可能再出更为具体的执行细则,但在执行中应会根据具体情况出台修订案。
汽车分析师陈志东也认为,汽车三包应明确各方责任,“如何平衡厂家、4S店和车主之间的权责,政策还需要考虑。众所周知,4S店代表厂家与车主沟通,但很多时候,他们的正当权益也没有保障,三包政策应该兼顾到4S店的权益。”
罗吉文认为,本次意见征集稿整体上还是积极的,“实际上,汽车三包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给车主退、换车的自由,或者令退、换车的事件大大增加,而在于在三年的三包期内,绝大多数出现质量问题的车可以免费修理。并且汽车三包强制性地规定了同一种问题修理的时间,如不超过35天以及修理次数不能超过5次,否则可换车。”
像发动机坏了、电机烧了等问题,在三包实施以前消费者是要自己花钱修的,有了三包,则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免费维修了。“而厂家或4S店也不敢随便拖延或者敷衍车主,这是汽车三包的真正意义。而且每修一次车,三包凭证都会有记录。这个记录将来在质检局的系统上都可以查到,以后二手车买卖也就能更放心。”罗吉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