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打一下左转向灯。”
按照口令,司机打开左转向灯,左灯亮。
“再打开右转向灯。”右灯亮。
“按一下喇叭试试。”“滴……”一声清脆的喇叭声响彻车场。
“踩刹车、松刹车。”一踩一松之间,车子很好地完成了“急停”和“启动”。
5月23日下午3时许,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会)厂内机动车停车场,北京市丰台区特种设备检测所机电室副主任祥涛和责任工程师钱善智,分别站在一辆场内机动车前后,通过不同口令指挥司机打开车上的设备,检测该车的基本性能。
在此之前,他们分别对这辆车的原始资料、制造资料和管理资料进行了核查。这些资料主要包括该车制造厂的资质、图纸、合格证以及使用单位相应的管理制度等,用时接近半个小时。
初步检测完基本性能之后,祥涛和钱善智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工具箱,如同武林高手的“百宝箱”,工具箱里有序的摆放着不同的专业工具,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两人先是拿出了尺子等仪器,开始检查车子的4个轮胎。量一量、看一看,轮胎的两侧花纹是否一致、凹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当天京城的气温超过30℃,不一会儿,两人额头已布满汗珠。
紧接着,他们从工具箱里拿出了方向盘转向力检测仪,将其放置在该车的方向盘上,转动检测仪和方向盘,就出现了一个标注单位为牛顿的方向盘转向力,目的是检测有助力和无助力厂内机动车的方向盘转向力。
放回方向盘转向力检测仪,一个名为汽车制动踏板(手刹)力计的专业检测设备来到了祥涛的手上,他亲自坐到车上,将这个测试手刹和脚刹的装备先装到手刹上。另一头,钱善智则拿着一个可以读数的显示器。
“你用力拉一下。”钱善智说。
“好,我试一下,你看好了。”祥涛边说边用力拉手刹:“出数了吗?”
“好了,出数据了。”钱善智回答说。
看着不同的专业检测仪器从工具箱里跑到两位检测人员手中,然后又回到工具箱里自己的位置,检测也逐步接近尾声,不同的数据都跃然纸上。“我们的检测都是按照《场内机动车检测规程》的标准要求进行,通常是两人一组,一般从审核资料开始,然后是外观检查,性能检测、安全检测等。”带队进行检测的北京市丰台区特种设备检测所机电室主任贾仁财解释说:“只有所有检测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该场内机动车才允许投入运营使用。”
大约1个小时之后,祥涛和钱善智完成了对一辆厂内机动车的所有指标的检测,通过对比,发现符合标准要求。在他们周围,整个停车场如同一个场内机动车的“海洋”,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厂内机动车坐落在“家”里不同的位置,出去服务的车则留下了空空的停车位。
“截至到今天,园博会的主会场园博园里,涉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家,设备182台(辆),包括锅炉3台、电梯46台、场内机动车133辆。”一直具体负责园博会特种设备保障工作的北京市丰台区质监局副局长陶洪,对整个园博园里的特种设备底数如数家珍:“这个数量是动态的,尤其是数目最为庞大的场内机动车,主办方还会陆续买入新产品应付更大的客流,我们的原则是进来一批、检测一批,随到随检。”
只见停留在停车场的场内机动车,大部分已经上了牌照,少量的还没有上牌照。原来上了牌照的场内机动车,是经检测合格后才挂牌投入使用的,其中有数台还是初次检测不合格,经过整改或者改换之后,检测合格才上的牌照;没有上牌的场内机动车,是主办方刚刚买入的新产品,根据要求,佩戴着园博会安全保障部工作人员证件的陶洪,带领专业检测人员,今天对这批新品进行检测。和以前一样,检测都是免费的。
5月18日园博会开幕之前,北京市丰台区质监局专门派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园博园,摸清了特种设备底数,建立了详细的台账。同时,还借助“外力”——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的专家,一起对园博园以及相关的酒店、地铁线的所有特种设备,彻底“体检”了一次。另外,他们还先后培训了217名场内机动车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使用单位解了燃眉之急,又为规范管理奠定了基础。
现在,尽管专业人员已经撤出了园博园,但对于新来的特种设备,检测人员都会根据要求前来进行检测;对于已经通过检测的设备,北京市丰台区质监局则是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的监察。
祥涛、钱善智对场内机动车检测时,北京市丰台区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工作人员李伟,也正在对停车场的所有场内机动车进行日常的监察工作。核实场内机动车的牌照、查验司机的上岗证……围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要求,李伟一一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
晚上6时30分左右,陶洪和他的战友们才完成当天的工作,隔着园博大道的园博园早已闭门清客,不远处园博会标志性建筑永定塔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遗憾的是,虽然他们曾多次踏足园博园,却至今没有机会真正停下来一睹它美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