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在一艘装载着来自美国原木的货轮上发现一陌生物种,经江苏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的专家鉴定,这只黑乎乎只有拇指盖八分之一大小的小虫,竟然是对新鲜原木具有极大杀伤力、并可加速树木死亡的检疫性害虫蒙大拿小蠹!经中国检科院确认,这是我国首次截获该物种。
来者不善
4月26日6时,一艘装载着来自美国的铁杉、银杉、云杉、花旗松等原木的货轮靠泊连云港码头66泊位,早已等候在岸边的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颜柳松和潘杰随即登轮实施检疫查验。
就在他们用放大镜对每一根木头一一查验的时候,一根表面有蛀屑的花旗松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撬开树皮,发现木质部有一虫孔,于是小心翼翼地用斧头和凿子挖掘。很快,一头体色黑褐、长约5毫米、尾部反光发亮的小虫闯入了他们的视线。根据经验判断,这只似曾相识的外来生物应该是齿小蠹属,但究竟是哪种齿小蠹还需仔细鉴定。直觉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没有见过的物种。“不速之客”当即被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鉴定。
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小虫充分显示了它的特征:个体大,长5.1毫米,鞘翅斜面每侧缘具5个齿,额面刚毛少而短。这种虫与以前截获的南部松齿小蠹很像,但又有不同点。
颜柳松和潘杰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又在植物疫情数据库中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搜索、比对,初步鉴定该种齿小蠹为蒙大拿齿小蠹。
身份之谜
在江苏检验检疫局15楼的林木害虫重点实验室里,笔者看到了这只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的蒙大拿齿小蠹。
表面看来,它就是一个黑乎乎的只有拇指盖八分之一的小虫,但在显微镜下,却另有一番景象。这只小虫子从侧面看有3对小齿,身上覆盖了厚厚的绒毛,据检疫人员说,在这些绒毛里面,还藏有2对小齿。一共5对小齿,这是揭开它身份之谜的关键。
江苏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高级工程师朱宏斌介绍说,齿小蠹属在全世界有43种,主要集中在北美,北美有30种,而我国有六七种。齿小蠹属的虫子一般以尾部齿的数量来划分种类,一般尾部齿有3对到6对,所以对小虫的显微镜观察非常重要,少观察到一对或多观察到一对,就有可能让虫子站错队伍,划错门类。
此次从连云港送来的齿小蠹,江苏检验检疫局非常重视,派出3位专家对其会诊,并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蔡司显微镜,将小虫放大120倍进行观察,最初大家反复观察,却只看到3对齿。
这时有人提出异议,或许绒毛里还有小齿?
研究人员用工具轻轻将绒毛拨开,果不其然,其尾部绒毛里又发现了2对齿!随后,工作人员多次、全方位观察,最终以5对齿确定了它的种类即蒙大拿齿小蠹。经中国检科院确认,本次截获蒙大拿齿小蠹为全国首次截获。
据朱宏斌介绍,小蠹这种害虫一般生活在树皮下面,而现在我国进口的木材以去皮木材为主,发现这种害虫需要凭借经验和细心。
不可小觑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国内木材供应量严重不足,进口木材成为木制品原料的主要来源。木材进口量逐年攀升,给口岸植物检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传统的观念中,去皮原木携带疫情要比带皮原木轻得多,然而实际在一线检疫过程中,由于去皮原木不强制要求在境外做除害处理,故其携带疫情相当复杂,进口木材检验检疫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
为保护我国森林生态安全、林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检验检疫部门加大对去皮原木的疫情防控力度,特别是进境去皮原木较多的口岸,在春夏疫情高发季节,加大查验力度,力争把疫情风险降至最低。
连云港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方面,由于原木在流通、后续加工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疫情的扩散,危害我国的农业和林业生产安全,因此检验检疫部门要强化进口原木加工利用单位的后续监管,保证检疫执法工作能够行之有效,做到既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又不妨碍进出口的正常贸易。另一方面,加强与木材输出国的合作关系,完善双边植物检疫协议,及时交换双方检验检疫的要求和相关信息,建立主要木材贸易国疫情通报机制。同时,积极与木材进口来源国开展对外合作,进行进口去皮原木疫情调查,摸清去皮原木疫情情况,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检疫措施。
同时,检验检疫部门还提醒广大木材进口企业:要严格按照我国的检验检疫要求开展贸易,如带皮原木输出前须进行检疫除害处理。进行木材进口交易时,应在贸易合同中明确签订检疫要求条款,避免出现因输出前检疫除害处理效果不佳而不得不进行再次除害处理。
链 接>>
蒙大拿齿小蠹,隶属于小蠹科(Scolytidae),由于分布范围极小,相关研究文献记载极少。据介绍,该虫额面刚毛少而短,体较大,长4.6~5.4mm;每侧缘具5个齿;斜面第2齿至第1齿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第1齿到翅缝的距离;鞘翅斜面亚端缘横向宽度长,约为斜面最大一对齿之间距离的四分之三。其仅分布于美国加利福利亚等少数地区,该种害虫喜危害新鲜原木,入侵同时带进真菌,不仅影响树的成长,更可加速树的死亡。如果该虫在中国扩散定殖,将给我国林业资源及生态生态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