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春耕生产期间,在山东潍坊的农资生产企业车间、蔬菜大棚、田间地头,随时可以看见质监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督促农资企业认真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手把手教农民辨别真假化肥知识,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保驾护航”。
据了解,近段时间以来,潍坊市质监部门以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开展了农资打假集中专项行动,有力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潍坊市质监部门组织对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清了企业底数,对不具备生产资质和不能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的加工企业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限期整改直至报告地方政府予以取缔。全面分析了潍坊市企业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开展区域整治,防止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的发生。潍坊下辖的青州作为复混肥的集中产地,当地政府坚持从严审批、从严管理、从严整治,要求新上化肥企业要符合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安全及规模以上等条件,并且使用节能环保型设备,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还结合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布局,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聚集,优化资源配置,培育骨干、壮大品牌,促进肥料产业稳步发展。通过治理整顿和提升改造,优化了青州化肥企业的生产环境。
潍坊市质监部门按照上级部门有关开展“农资打假下乡”的文件要求,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开展活动,现场受理农民投诉举报、开展免费检测、宣传法律法规,还组织农业专家举办“真假农资产品识别讲座”,进一步扩大“进百村、入百户、抽百样”活动范围,丰富了活动内容。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查处无证生产、不合格的化肥质量违法案件62件,涉案化肥产品标值20万余元,没收不合格化肥30余吨,建议当地政府强制关停并转24家问题严重的企业。
潍坊市质监局同时加大对农资产品的质量抽查力度。按照山东省质监局的工作部署,该局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运用监督抽查、定检等手段,加强对重点农资产品的质量监督,对抽查、定检等工作中发现的质量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后处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今年,山东全省开展的化肥产品联动抽查中,共抽查潍坊市40家化肥企业,合格38家,不合格两家,合格率达到95%。
对顶风造假的违法行为,该局坚持保持高压态势,做到违法必究、露头就打。着力打击未取得生产许可擅自生产、故意降低化肥、农药产品有效养(成)分含量、虚假标注进行质量欺诈等违法行为。近两年来,潍坊市质监部门先后有4起造假案件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将继续通过问题企业约谈、专家论证、媒体互动、两法衔接、重要案件会商、信息通报等制度,推进农资执法打假常规化,并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联合执法,努力建立起完善的农资打假长效机制。”潍坊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