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9日24时,浙江省共确诊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两例死亡。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浙江检验检疫局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周密部署,迅速反应,密切配合地方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浙江口岸禽流感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4月3日,浙江两例病例确诊。当天下午,浙江省政府立即启动IV级应急响应。目前,浙江省已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纳入包括流感监测网络、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网络等在内的四大监控网络。16个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12个网络实验室实时监测流感病毒活动度及优势病毒株变化,这些哨点医院和实验室覆盖浙江全部11个地市,随时监测流感活动情况和病毒的病原学变化情况。
面对疫情,浙江检验检疫局第一时间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做好浙江口岸禽流感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的部署。4月3日即成立了应对口岸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领导小组,各分支局、杭州机场办等单位也分别组建口岸应急指挥体系,保障人员和物资到位。制定《口岸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情况日报表》,从4月4日起实施零报告制度,要求各相关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按时将相关情况汇总整理并上报。
口岸把关是防止疫情传播的首要途径。浙江检验检疫局第一时间制定“口岸流感可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在辖区各口岸加强对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出入境人员排查力度。对不能排除流感的疑似病例,使用调查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鼻咽拭子标本,及时送保健中心或具备检测能力的分中心开展筛查。针对在出境人员中发现的疑似病例,劝其尽快就医,同时做好标本采集和联系方式留存工作,以便进一步实施后续追踪调查。机场、邮局检疫人员严禁旅客携带或邮寄禽类及其产品入境,一经发现,做退运或销毁处理。同时,加强与卫生、交通、动物防疫等相关部门沟通,强化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联合开展防控工作。
目前,浙江检验检疫局卫生检疫实验室已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并对口岸送检样本进行检测。浙江省检验检疫技术科学研究院动检实验室也将尽快建立相关方法,购置设备、试剂,开展禽及禽类产品中H5、H7型禽流感初筛的技术储备工作。
与此同时,浙江检验检疫局加强对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加工禽肉及经营其产品相关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口岸环境卫生、废弃物等的卫生监督,并做好疫情发生场所及可能被污染物品的卫生处理工作。对所辖备案禽蛋类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备案养殖场一旦出现疫情必须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针对疫情的潜在风险,组织各口岸和保健(分)中心的卫生检疫专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强化风险分析和应急处置。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疫情信息,持续开展风险分析,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此外,浙江检验检疫局已将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国际旅行预防禽流感》、《出入境健康建议》等宣传资料和挂图下发各口岸,在旅检场所及通道利用显示屏、广播等多种形式告知出入境旅客流感疫情信息和防病知识,加强口岸传染病防治宣传,提高出入境人员主动申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