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品的缺陷,是指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同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汽车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判断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把握好四项基本原则:
1.必须是影响安全的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是指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生态回收等全程的质量。
产品质量是由各种要素所组成的,这些要素被称为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其总和便构成产品质量的内涵。产品质量要求反映了产品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顾客和其他质量要求往往随时间而变化,与技术进步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质量要求可以转化成具有具体指标的特征和特性,通常包括使用性能、安全、可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等几个方面。如果产品存在不影响安全的质量问题如使用性能、可靠性等,则一般不构成缺陷。
2.必须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
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T 2828.1)对“批”的定义是“汇集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材料或服务”。“批量”的定义为“批中产品的数量”。一个班次生产的产品,同一批原料产出的产品都可以认定为一个“批次”或者“批量”。但对于批次的数量,因为需求不同,产品的生产量不同,所以批次的“量”也不同。例如,我国国产车型召回最少台数为9台,进口车型召回最少的台数为两台,都是作为一个批次的产品召回的。
3.必须是因为设计、制造或标识等原因而导致的。
根据缺陷定义,汽车产品缺陷必须是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如果是因消费者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产品安全问题,则一般不构成缺陷。
4.必须存在不合理的危险。
产品的合理危险是指某些产品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在正常合理的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危险。如刀具、打火机等产品,这类产品所自带的危险就属于合理危险。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使用条件和环境复杂,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必须定期正确维护与保养,而且需要驾驶人员正确驾驶才能确保安全,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此类危险可理解为“合理危险”。
与“合理危险”相对应的就是“不合理危险”。不合理危险是指由于产品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简单地说,“不合理危险”可能会在被正常合理的使用条件下也会发生危险,尽管这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甚至是潜在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