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食品、郯城糖果、平邑罐头、河东酱菜,享誉山东乃至全国。食品加工业和人造板材、化肥、磨料磨具作为区域性支柱产业,在临沂市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
2004年,如何实现生产领域食品质量的有效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实践中,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在临沂市质量技监局正在形成。
临沂市局监督法制科的工作人员日前对记者说,操持了将近5个月的企业信息数据库,开始显示出威力。每年年底都很忙,但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的忙,有的放矢。哪个区域问题比较集中,他们就“忙”在哪里;哪个企业问题较多,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从源头抓质量,就要了解监管对象,实现有效监管。5月份刚刚到任临沂市局主持工作的局长周建昌从基础工作抓起。该局提出,要摸清全地区所有企业的家底,以区域特色产业为经,以企业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为纬,以企业分级动态监管为目的,编织企业数据库这张大网。食品加工业顺理成章地成为这项工作的突破口。
建立企业数据库,不光是为了向当地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还要适合质检实际工作的需要,增强对企业监管的有效性。
平邑罐头整治清理工作展开后,临沂市局以此为契机,对全市所有食品企业号脉,同时对食品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能力、技术条件、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等进行调查,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治理整顿,直至清除出生产领域。
临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众多,分布面广。调研中,临沂市局发现,各县市在有关统计中,只将少数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记录在案,而质量问题较多、最容易出事的小企业,却游离于人们的视野。
数月的摸底工作,经过咨询专家的分析论证,针对食品企业特点,编制企业监管数据库的思路露出水面:监管要细,网眼必须要小,只要有固定场所、有营业执照的企业,规模再小也要纳入数据库中,让监管不留任何死角。除收录企业名称、联系方式、详细地址等信息以外,还要重点收集企业生产是否连续、使用添加剂情况等15项影响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动态数据,并以此为重要评判依据,由微机自动生成企业质量级别。根据各个企业质量分级的变化,不断改变重点监管对象,解决企业出现的质量问题;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制定不同的监管数据模块,以便为监管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记者在平邑县地方镇采访时,听说企业都有一本《质量技监工作检查情况登记簿》。翻开簿子,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监察人员要求企业整改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期限,每次都留有监察人员的签名和日期。质量技监局工作人员说,这个簿子所记录的内容随时要进入企业数据库,以便随时掌控企业的质量状况。
一位生产罐头的企业业主说:“现在太严格了,质量技监局经常来专人巡视、回访、抽查,我们不敢出一点闪失。听说有50多家企业在治理整顿中因为质量问题被关停了,这对我们也是教训。”他带着记者隔着玻璃参观了生产车间。“以前,工作人员进出生产现场不经消毒,今年在质量技监局的指导下设立了换衣间、消毒间。我们现在的加工设备、生产环境和产品都上了档次,他们在监管中,给企业带来了许多帮助。簿子中都一一记录在案。”
从临沂市局的食品企业数据库中,记者找到了这家企业,在它的质量等级一栏中,记录的是B级。工作人员说,这家企业是刚刚由C级升到B级的。
临沂市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建立《质量技监工作检查情况登记簿》,分级对企业管理,是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监管手段。对于A级企业,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扶持其创建名牌上;对B级企业,他们的工作重点是帮促其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而主要监管精力则集中在C、D两级企业。
临沂市局监督法制科科长王世标对记者说,企业质量数据库建立后,他感到眼前一亮,哪些企业需要整改,属于重点监管对象;哪些企业需要帮扶提高创名牌,都很门清。现在各个区域监管责任落实到人,《质量技监工作检查情况登记簿》不仅可以反映企业情况,也可直接了解监察人员工作是否到位。这种新的监管模式配之以现代化的软件监管系统,使工作实效成倍提高。
今年中秋前夕,当地政府要求检查食品生产企业。王世标说:“检查10来天就完成了,而且在全市1180多家企业中,什么企业存在哪些问题,都准确无误地汇报到市里。这事要在以前,10个10天也难说。”
今年夏秋之交,临沂市局的大门口又多了一块牌匾:临沂市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在今年山东省18个实验室评比中,拔得头筹,被命名为山东省通用实验室,检验面覆盖28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