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职教专业创新引发“标准”之争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4月11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实美职业学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北京星光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数字影像”、“数字音频”专业,并与北京城市学院建立协作关系,创办“广播影视与节目制作”专业。此前,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北京人文大学等也都先后创立了“幼儿园行政管理”、“高尔夫球技术与管理”、“娱乐经济”、“民族服饰与前卫艺术”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一股专业创新的热潮正在职业教育领域兴起。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讲:“普通院校的专业设置可能10年不变,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则几乎每年都在变。”

  市场需求催生专业创新

  在新闻发布会上,实美职业学校校长王葆麟表示,学校开办“数字影像”、“数字音频”、“广播影视与节目制作”等专业,根本原因是看到了市场对数字艺术人才的旺盛需求。当国人沉迷在《指环王》、《金刚》等美国大片美轮美奂的精彩画面时,王葆麟看到的是数字艺术的未来。他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以数字化传播为特征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数字艺术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艺术形式。而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数字化的全面推广,在未来10-20年内,广播电视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规模和更快的发展速度,需要大量数字艺术人才。

  事实上,新兴职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网络游戏产业的崛起为例,2002年到2003年,游戏产业规模增长了45.8%,从业人员从3000余人增长到6000余人,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近年来,游戏人才培养成为职教、培训市场的热点。再比如,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以及奥运场馆的大量完工,运动休闲产业成为市场热点,必然会带来对大型场馆管理运营人才的旺盛需求。于是像“高尔夫技术与管理”这样一些运动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对于职业培训机构而言,社会的需求就是专业发展的指挥棒。

  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目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先进的技术可以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高精尖人才也可以引进,但大批量技术工人是不可能引进的,只能靠职业教育来解决”。数据显示,我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操作人员每年需增加100万人左右,汽车维修行业30万人,护理人员15万人,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

  新专业培训标准谁说了算

  目前,成熟的职业工种基本都有其“市场准入”的国家标准,即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报关员、电工等,培训也大都围绕统一的标准来进行。但是像网络游戏、数码影视、娱乐经济、前卫艺术等新兴专业显然不在此列,因为专业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自然没有什么国家标准。于是乎,顶着同样一个专业名称,各培训机构设置的课程、学习的教材、开展的训练、要求达到的水平等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而每一家培训机构都宣称自己是最权威的,有的搬出外籍教师的资历、有的指出自己和名企挂钩、有的干脆自己开展资格认证。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由一家公司包揽培训和认证的商业培训体制,是很难保证质量评价的客观与公正性的。

  那么专业标准到底应该谁说了算呢?北京西城区教委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她认为,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自己最清楚。从这个角度来说,校企合作开办职业教育,联合制定培训标准,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过去,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由行业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举办,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现在职业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但是“闭门造车”显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职业教育只有把企业的专家请进学校中来,把学校的课堂开到企业工作中去,才能让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看,校企联手办学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必然规律。

  业内人士建议,对于我国尚未制定相关标准的一些职业,不妨引进一些国际上已经成熟的通用职业标准。同时,应该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经常对已有的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培养出真正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

  北京30亿元资金投入职教

  鉴于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两年,北京市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据市教委透露,去年,北京市已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5亿多元,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一年的投入占到了“十五”期间实训基地总投入的40%。目前已经全部建成的10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充分体现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

  据悉,“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落实30亿元职教专项资金的投入,建成50个全国一流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完善100个市级重点实训基地建设,使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实训设备总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实训基地年培养培训规模达到300万人次。

作者:佚名 来源:成才周刊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