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检验检疫局:扎实推进促外贸稳增长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这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

  在一些出口企业无力经营、破产关门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出口实现了逆市增长,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在一片萧瑟中,浙江外贸出口的部分领域却不断传来好消息。2012年1月~9月,萧山地区出口羽毛绒货值2亿多美元,同比增长31.7%;绍兴地区出口罐头货值4176万美元,同比增长50.2%,超过2011年全年3916万美元的出口额,创历史纪录。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贸出口形势,浙江检验检疫局多方发力,用足用好政策,着力挖潜,推出了9方面21条举措。而所有举措的核心,就是——“固本培元,帮助外贸出口企业夯实基础,提振信心,增强造血机能”。

  靠政策引领

  “十一”黄金周后上班第一天,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储运部的报检员金晓青惊讶地发现,在“检企通”平台上,最后的检验检疫费结算费用显示为“零”。“三四十台叉车,省了5000元左右的检验检疫费用。”金晓青说。她大致估算了一下,整个四季度免掉的检验检疫费将给企业节省近20~30万元。

  据浙江检验检疫局统计,10月1日~20日,浙江局共减免检验检疫费2571.08万元,涉及货物74946批,货值31.58亿元,减免检测费117.58万元。预计整个四季度将减免2亿元,惠及进出口企业4万家。

  而这只是浙江检验检疫局9方面21条促外贸稳增长举措中的一条。为了在当前严酷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取得出口增长的胜利,浙江检验检疫局除了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今年第四季度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国家惠企政策外,还实施了深化信息化技术运用,提高通关水平;加强质量状况统计,及时通报预警;加快示范区建设,推进区域化管理;重点帮扶和走访等多项服务举措。

  在推进“大通关”建设过程中,浙江局启动首批12家企业的沪嘉直通放行试点,明确集中审单推广模式,在8个分支局顺利部署上线。目前,浙江绿色通道企业达959家,数量全国第一,货物通关效率居长三角之首,直通放行企业5572家,出口免验企业31家。

  “外贸出口能否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关键还是在企业。对于我们检验检疫部门来说,则要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着力改善外贸环境,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与企业联手形成发展合力。”浙江检验检疫局局长阎震多次强调。

  借创新解困

  “全球形势虽然不好,但我们的销量还不错。”杭州下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下沙生科)副总经理陈天飞告诉记者,眼下他们生产的饲料添加剂维生素D3全球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

  而此前,企业出口遭遇了一个严重的通关瓶颈。因为出口的动物饲料添加剂维生素D3经检验检疫合格,会先发往国内保税区,再从保税区发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保税区检验检疫机构不了解企业生产过程,无法对产品出具兽医卫生证书,产品通关就成了问题。

  得知企业的难处后,杭州检验检疫部门基于风险分析,大胆创新,采取了“前期检验,后期分证”的模式。即在该模式中出口报检的产品,全部采取全球最严格的限量标准和动物检疫规定来判定,合格后放行至保税区,出口国确定后,再调出原单证分别出具相关证书。此种模式让企业在确保出口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了极其便利的通关条件。

  “‘前期检验,后期分证’的检验检疫模式对我们产品的大量出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陈天飞说。

  而这只是浙江局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浙江局全面组织各分支局和省局各部门人员奔赴一线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浙江检验检疫局上报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对浙江局服务浙江民营企业,促进外贸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用信息制胜

  大浪淘沙,不进则退。严酷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能否保住原有市场,开拓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市场,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几个月前,浙江湖州一家生产果蔬汁的企业遇到了难题。原来,企业出口产品中添加的护色剂虽是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但美国客户对我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心有余悸,迟迟不肯下单。为此,浙江湖州检验检疫局抽调业务骨干,与企业一起研究工艺改进方案。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每道工艺的最佳条件,从而规避了添加剂使用风险。该企业的果蔬汁产品最终顺利出口美国市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场出口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的艰难战役中,浙江局因势利导,督促出口企业按照进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严把产品质量产关,用品质口碑不仅在原有市场上扎下根,而且在新兴市场上崭露头角。

  “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是浙江局指导企业严把质量关的重要法宝。出口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一信息平台上寻找相关进口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检测、认证,从源头上增强产品的符合性。目前,浙江局已发展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信息点3000多家,第一时间反馈和收集预警信息,把预警信息作用发挥到最大。到今年年底前,食用菌、水产品、蜂产品等12大类浙江主要出口产品的主要贸易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指南都将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上线。

作者:刘佳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