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有道!”这一传统的道德观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正演绎出新的涵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共同良性发展。
4月16日,由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1+3”项目正式在京启动。来自全球的数百家知名工商企业代表见证了这一盛事。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执行会长王基铭表示,通过这项活动,每家会员企业带动其供应链上的3家商业伙伴企业,这3个受益企业再以此模式带动各自供应链上的另外3家商业伙伴,使企业社会责任最佳范例更广泛地传播,更快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1+3”项目模式将发挥“雪球”效应,影响更多的企业。
据称,企业社会责任“1+3”项目不仅是推动商业合作关系的创新方式,还能为商业合作伙伴带来附加价值,并提升企业在政府部门、行业内部以及社会公众中的品牌形象。
据介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角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在全球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并及时地将企业在此方面的有关信息披露出来。这就要求企业从战略高度,向利益相关团体披露企业用以管理和改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的行动、这些行动的结果以及未来的改进策略。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资源和环境,节省能源已经成为不仅是政府、科学家和民众关心的事,更是中国企业界的一致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但要对所有者负责,而且要对员工、用户、供应商、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企业社会责任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推动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运动。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与商业的相互融合正成为热潮。在全球,已有2000多家企业和机构编制和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调查显示,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从1993年开始逐年增加,到2005年,全球500强的250家企业中,有52%的公司发表了独立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近3年虽然有了显著的增长,但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约1/3的企业责任报告缺乏公司治理的部分,大部分报告缺乏详细的企业责任构建的内容以及治理政策的实施;只有1/5的报告提及利益相关方的协商问题,有2/3的公司没有利益相关方对于报告内容的反馈。
近两年,一些中国企业开始编写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例如中远集团、国家电网等。据了解,已在中国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外企业共有20家。在深入分析一些报告的内容以及制作报告的过程中看到,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样存在不少问题。编制水平参差不齐,报告内容缺少社会责任和相关利益方内容,同类报告或同类行业之间缺乏可比性,委托撰写机构专业水平不足等。因此,推广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工商企业的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