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贸易救济工具绿皮书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这是中欧首次就贸易救济工具展开对话。
“贸易救济工具”是指欧盟针对其成员国产业利益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两反一保”三种工具。去年12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变化的全球经济中欧盟贸易救济工具》绿皮书,就贸易救济政策相关的32个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并主动邀请中方对其进行评论。为此,中国商务部公平局在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举行了数场绿皮书座谈会,征求国内涉案企业对欧盟贸易救济工具的意见,并反馈给欧盟,今年3月31日是该绿皮书征求意见的最后期限。而此次中国商务部主办的北京研讨会则是中欧双方首次就欧盟贸易救济措施问题展开对话。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贸易救济司司长维尼格、中外律师和中国企业代表等参加了研讨会。
据介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但去年,欧盟却是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工具最多的WTO成员国,其中反倾销案超过130起。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已经跨越国界自由流动,欧盟应正视贸易救济工具存在的问题,贸易救济应该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保护落后产业,违背产业发展规律。
我国首家鞋类反倾销案上诉企业温州奥康集团代表、行政总监周威表示:“无论是从欧盟还是从中国的角度,我们都不认为欧盟对中国鞋子的反倾销措施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他举例说,西班牙制鞋企业规模主要集中在3-5人、6-9人,10-19人,20-49人,200人以上的企业寥寥无几。而目前中国制鞋从业人员达220多万人,仅奥康一家就15000人。一个鞋子反倾销就影响到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而鞋类反倾销对欧盟而言影响更大,反倾销直接增加了欧盟成员国采购商、消费者的成本,尤其是欧盟制鞋产业上下游如做鞋机的,他们失去了世界制鞋第一大国中国的市场。
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贸易救济司司长维尼格认真听取了中国各方意见,他表示很高兴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他亦承认“中国皮鞋案”确实暴露了欧盟贸易救济工具中的诸多问题。据他透露,截至目前,绿皮书已接到来自欧盟各成员国和第三国政府,以及企业、消费者等各方近150个反馈意见,但观点分歧很大,尚无法作出具有代表性和一致性的结论。但他表示,欧委会将会对反馈结果进行沟通,如有必要将采取下一步行动,最终的沟通结果计划在明年以白皮书形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