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瞿素芬:呼吁政府重视标准化工作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瞿素芬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现场

  针对目前国际上通过提高产品技术标准设置技术壁垒,来限制他国产品进入市场的现状,今天在浙江代表团小组讨论时,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瞿素芬呼吁政府重视标准化工作。  

  现状:我省出口企业有33.6%遭遇国外技术壁垒

  “从我省这几年情况看,出口产品存在的受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十分严重。据调查,2005年我省出口企业中有33.6%遭遇国外技术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也在上升,从2004年的25.5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58.5亿美元,增幅超过一倍,经济损失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制造业企业、民营企业、出口规模较小的企业是遭遇壁垒的‘密集区’,制造业企业受影响率达56.1%。”瞿素芬代表透露的这些调查数字令在座代表不禁动容。

  随着整个全球经济的增长放缓,国际经济贸易壁垒抬头,逐步从政策性壁垒转到技术性壁垒,这成为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作为出口大省的浙江,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分析:标准化落后成为企业出口“绊脚石”

  标准化落后已成为企业出口频频遭遇技术“壁垒”的重要原因,瞿素芬在讨论会强调。

  这几年,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参与标准化运动,把本国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阻止其他国家产品进入市场。目前,国际上有三大标准化组织——ISO、IEC、ITU,担负着标准的制定权,其中美、日、德等五国控制着制定权的60%以上,我国则不到2%。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缺乏主导权,这样情况下制定的国际标准,就成了我国产品出口时的“绊脚石”。

  尽管各地政府现在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化制定。浙江是经济大省,但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相对落后。说着,瞿素芬又报出了一组统计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浙江企业仅参与了350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占现有20140项国家标准的1.73%。浙江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数量不到10家。”

  建议:支持、奖励企业参与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

  “标准化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瞿素芬的发言让代表纷纷加入讨论。而她也提出了改变现状的一些建议:

  第一,政府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由于标准化涉多个行业涵盖面广,协调难度大,建议政府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面推进标准化。

  第二,政府要加大标准化工作的投入,支持企业开展重要技术标准研制,争取对国际国内标准的制定权。

  第三,立足产业优势和外贸出口结构,加强突破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工作。要围绕农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针对农产品、食品、机电等行业和产品,研究突破技术壁垒的对策。

  第四,建立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机制,注重科技成果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形成技术标准,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标准无处不在。不仅在工业、农业,而且在旅游业、餐饮业都需要标准来进行规范。就拿鲜榨果汁打个比方,三个水果放进去榨出来是果汁,十根水果榨出来一样也是果汁,没有标准消费者的利益就难得保障。”

  “有些地方政府对企业拿到一个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就奖励五十万、一百万,我认为,更应该奖励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瞿素芬最后说。

作者:杨晓燕 来源:浙江在线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0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