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
标准沟通越来越多
国务院参事郎志正 2012年,我希望社会各界关于标准问题的沟通能越来越多,不要只听片面之词,而是要把“一是一、二是二”的问题说清楚。
标准制定是各方面利益权衡博弈妥协的结果,专业标准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制定,政府部门的责任是组织与实施,民众有知情权。如果仅仅有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参与,民众却置身事外、一无所知,这样很容易造成标准执行不到位。
我希望今后政府有关部门要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讲解,打消社会各界对于标准的疑虑和困惑,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使标准得到更好的执行。
假冒奢侈品越来越少
广东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 2012年,我希望中国的“假冒奢侈品”能少点,让我们能少上点“洋”当,不用再去为他们的假“洋”皮买单。虽然说一部分国人崇洋媚外消费心理,给“假洋鬼子”和假冒奢侈品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假冒奢侈品的罪过不应该由中国消费者来承担,追求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和生活质量不应该成为中国消费者的维权陷阱。那些假洋品牌们是如何诞生的?是如何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有关部门是否能够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做好分内事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相信随着中国的消费者更加成熟、相关法制更加健全后,假冒奢侈品、质量不合格的奢侈品自然会没有立足之地。
网购保障越来越多
北京某电子商务公司职员黄振华 2012年,我希望政府能够制定专门针对网络购物的售后服务规定和行业服务规范,让网络购物也能够像线下购物一样有基本的保障。比方说商场超市最平常的“三包”服务,这在目前的网购中还不能普及,而只能依靠商户的自觉性,导致很多消费者在网上买到不满意商品也只能自认倒霉,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有些商户口头承诺的售后服务在真遇到问题时,由于没有强制约束也经常成为一纸空谈。
我还希望与网购相关的上下游相关领域,尤其是仓储物流行业能够发展得快一点,不要让快递成为“木桶的短板”,让大家能更快收到自己买的东西。
垃圾短信越来越少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志愿者邱宝昌 2012年我期待手机里的垃圾短信越来越少,减少无谓的短信骚扰。我们可参照日本、英国做法,规定运营商利用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监管,并对垃圾短信发送者进行经济制裁。
都说垃圾短信不好管,但从技术上运营商可以实现对手机短信群发量的突然不正常增多和某些敏感字词进行监控,或者对发送的时段和长短进行限制。另外,从法律法规上应明确垃圾短信获益者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或补偿。因为垃圾短信侵害了消费者的休息权、安宁权,获益方应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赔偿或补偿,最好赔偿或补偿的数额能高于垃圾短信的获利金额。
装修行家越来越多
北京百万家园监理公司监理张钟生 2012年,我希望大家的装修知识更多些,装修投诉更少些。作为一名工程监理,我建议业主自己首先应做足装修功课,充分了解材料使用细节。准备采购某种商品前,要仔细询问其特性,安装节点要求,包括高度、宽度、预留尺寸和相邻妨碍要求等,并在安装施工时提前警示督促工人,避免重复拆装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大家签装修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特别是细节一定要注意。有些设计师故意漏项,不将商榷项目写进合同,看起来价格比别家低,但后头的麻烦就多了。我建议作为消费者,尽量多掌握一些装修常识,会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有裨益。
伪劣农资越来越少
安徽巢湖农民张丹 2012年,我希望假农资能越来越少,让我们的辛苦有个好收成。我认为,那些假化肥、假种子能流入农民手中,和农民缺乏相关知识、贪图便宜有关系。其实,我们很希望政府能组织一些宣传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发发资料,还应让专家上农家小院和田间地头和我们聊聊,最好能办些炕头培训、田间培训、大棚培训,帮助我们认清楚哪些是真的化肥、种子,哪些是假的,解决我们的问题。
说实话,买到假农资之后的善后问题也很麻烦,找企业人家不理我们,找政府也又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所以,要想杜绝假种子、假化肥,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再加把劲,管得更严些,加大对那些黑心贩子的惩治力度。
“霸王条款”越来越少
北京市通州区消费者吴四清 2012年,我希望以通信行业的手机漫游费为代表的“霸王条款”能越来越少,最好能彻底取消。我听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哪怕你走遍全国,不会多收一分钱。美国连国内长途费都没有;日本有漫游费,但运营商也推出了很多优惠套餐,漫游费比较低。欧洲国家不但从来没有国内漫游费,连国际漫游结算费也已经被强制性取消。
我觉得手机漫游费过高,并缺乏透明度,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市场竞争。因此,建议通信主管部门和相关通信企业,最好能取消漫游费等“霸王条款”,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合理、廉价、方便、快捷的电信服务。其实,取消漫游费他们也不会亏,反而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打电话。
低碳妙招越来越多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高原街社区创建文明城区“形象大使”葛慧英 2012年,我期待大家能发明更多的低碳生活小妙招,为环保出一份力。比方说我就总结出一套“省水洗碗法”,一天至少能够节约18升水,一年能节约六七吨水。我把这招告诉了社区的邻居们,反响非常好。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鱼骨头、动物内脏、果皮、菜梗菜叶等厨余垃圾自制农家肥料养花、种菜,用废纸做成漂亮的花瓶等,既能废物利用又美化了环境。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创造出更多的小妙招,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珍惜资源。只要大家都有这种环保意识,我们的社区肯定会更加美好。
劣质玩具越来越少
江苏某针织厂职工黄英 2012年,我希望劣质玩具越来越少,让我们做家长的能放心一点。我家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家里玩具特别多,但有些真是不敢让孩子玩。比如一些塑料玩具的边角做得很尖锐,孩子一不小心就容易划破手。还有一些玩具接口不牢固,没几下就被孩子拆散了。
儿童玩具容易坏,但坏了却没人修,这事也很头疼。现在稍微高级点的玩具动辄几百元,但很多商场、店铺基本上“管卖不管修”。几百块的玩具扔了浪费,重新买又不划算,只能当废品放着。希望商家在销售玩具的同时,也能设置一些玩具维修点。
怎么办
如何用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如何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如何让社会各界正确认识质量
用质量提升和创新拉动消费增长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程虹
实体经济的壮大,落脚到数量上,还是GDP总量的提高。目前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状态,要想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只能在要素投入之外寻找新的增长点。是通过发明创造新的产品来创造新的需求吗?这是可行的,但也是困难的。历史上的发明创造都是周期性出现的,并且也是来自于极少部分人,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使这些创新在较长时间内无法发挥足够大的经济拉动效应。而从苹果公司的例子可以看到,仅在一个成熟产品领域所做的质量创新,就能够产生上百亿美金的销售额。可以说,质量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创新要素,是每一个企业、个人都可以实践,并且可以产生持续性经济增长动力的要素。事实上,国际上GDP总量排名前列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这些国家的产品都有享誉全球的美誉。应该说,质量和GDP的数量,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
影响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的两大因素,一方面是消费能力,即收入水平,那就是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另一方面是消费环境,这其中当然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消费环境,指的是消费者在一个质量安全的环境中消费。目前我国的消费市场上,大量的消费者由于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而不敢消费,而一旦收入水平增长到一定程度,则大量开始转向消费国外品牌或进口的产品。这并不是因为消费者对“洋”产品有偏好,而是因为大家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有更高的生产标准,质量安全状态也要更好一些。所以说,质量安全问题是目前影响我国消费的最根本因素之一。
因而,在中央提出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之下,质量应当在这一进程当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既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加大食品安全犯罪“违法成本”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律师 王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实行召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等规定,食品召回对象是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食品。但是,从食品安全监管具体实践看,其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从问题食品的种类及相关技术标准看,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有500多个,不管从数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不足以涵盖所有食品。
我个人认为,我国应不断完善问题食品召回制度及操作规则,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规范食品添加剂销售管理渠道,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成本”较低,打击力度不够,于是才有了一些不法分子的以身试法。我个人觉得,要在法律层面上进行严管、重罚。在国外,惩罚性赔偿金制度让“问题企业”不犯错。当然法律是个综合体系,制定了法律还需严格遵照执行。只有用从严从重的法治手段惩治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消费者所关心的消费环境才能得到有效净化。
我想说的是,除了汽车、药品、儿童玩具和食品以外,其他领域的产品召回,在我国尚无法可依。因此,在呼吁企业严控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健全召回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质量监管、构建与发达国家水准相同的缺陷产品召回环境。同时还应加强对中小企业、食品作坊从业者的安全培训,建立面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消费知识培训体系。其实,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和隐患,除了与生产环节有关外,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日常生活中食品卫生习惯的培养,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有9亿多的农村消费者,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面向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从而形成人人关心产品质量,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不能混淆质量的两种属性
山东省质量管理协会高级工程师 张守真
现在,人们往往把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统统归结为“质量问题”,例如:食品质量、建筑质量、生活质量。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将两种不同的质量概念混淆了。
第一种质量概念属于法律法规范畴,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双汇肉制品事件、地沟油事件等等,这些事件不是简单的质量水平高低问题,而是违法行为。另一种概念属于市场范畴,国家标准的定义非常清楚,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也就是说,满足要求的能力越强,质量越好。
我们重视质量,其根本目的在于重视企业的绩效、重视社会的绩效。许多人对于“质量”有比较狭隘的定义,认为质量好就是产品“坚固、耐用”,也就是性能好,但事实上性能好不一定就是质量好,关键看市场是否接受这样的质量。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兰兹伯格在《买房子还是买股票》一书中这样写道:“汽车的价位和质量都有高、中、低档之分,生产高端汽车取得成功,并不是特别荣耀的事情,生产低端汽车取得成功,也不是丢人的事情。”茅台酒和二锅头都是白酒,定位不一样,但质量都不错。
对于法律法规范畴的“质量”,是个遵纪守法的问题,哪个企业敢碰这个底线,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惩罚,这个问题最好不要与市场范畴的“质量”混为一谈,否则大家都在埋怨质量不好,监管部门也会忙于应付,不法分子还会钻空子,把违法行为解释为质量问题而混淆视听。对于市场范畴的质量,就需要真正交给市场,让“看不见的手”去选择、去淘汰,督促企业适应市场,加速企业的进化,那些不把顾客当回事的企业早晚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人们经常埋怨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质量,埋怨小商贩不懂得质量,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许多时候,这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想尽一切办法讨好顾客,绞尽脑汁开拓市场,因为只要市场不选择他们,他们就没有出头之日。就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可能才是质量的真正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