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于2005年7月启动了“商业服务业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实施双语(英语、手语)交流、刷卡消费、消费咨询、服务设施“四大无障碍”工程。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学习奥运服务技能的氛围日渐浓厚,普及英语、接受第二外语及手语培训、学习国际化接待礼仪等活动陆续开展。以燕莎友谊商城为例,“独具慧眼”的收款员王艳红、“茶博士”葛培培、“丝巾配饰咨询顾问”湛代萍、“高级验光师”姜宇晟、“外语通”王海英……都是近两年来在一线岗位上涌现出来的优秀员工,他们以职业热情、精湛的岗位技能和对服务奥运的满心期待,展现着北京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风采。
“现在大多数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已经认识到,高级服务其实是一门艺术,需要专家级的水平。奥运会期间,我们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首都的国际化文明形象。”燕莎友谊商城副总经理马淑敏说,“因此,我们发出倡议:掌握一流的职业技能,争做专家型销售人才;使用国际化接待礼仪,展示优雅的职业风范;开发更加完善的服务功能,让消费者享受便捷、高效的消费服务;营造人性化的适宜消费环境,让消费者体验舒适、温馨的优质氛围;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创造和谐、安全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