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的中医药正积极走上“标准化”之路,期望有一天能和西方的循证医学进行更好地沟通。
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前成立,这是我国首个省级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前来参加成立大会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说:“标准化是国际对话的重要平台,因而中国实施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将成为中医药发展新的历史启程的重要标志。”
李大宁说:“今后,我们不仅能告诉世界,一个高烧不退的病人是能被中医治好的,还将告诉他们,他是怎么样被治好的。”
“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在广州同时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大会上介绍说,中医药在国内有着庞大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财政对中医药的投入大幅上升。今年中央财政投入已近50亿元,地方财政投入也大幅增加。
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共有近12万人取得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执业资格。王国强还援引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一项专门调查结果称,90%的民众关注中医药,88%的民众接触过中医药,53%的民众看病愿意首选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王国强称,中医药的疗效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样的例子显而易见:陈竺院士等首次从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水平揭示了中药砒霜中三氧化二砷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中西医结合团队,因青蒿素的发现与研究,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之所以把标准化作为中医药的重要战略,是因为中医药事业已经在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国强说。
对历史悠久、从业规模庞大的中医药进行“标准化”并非易事。在中医药业内人士眼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进行标准化,将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工作。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卢传坚表示,将从基础建设入手,在人员配备、条件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支持地方中医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