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煤—电—铝—深加工”、“铝镁—铝合金—深加工”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以标准化为主要手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发展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日趋成熟。该市立足自身实际,依托铝、镁、煤焦等产业优势,形成了以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漳泽电力河津发电厂为代表的“煤—电—铝—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关铝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铝镁—铝合金—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山西永东化工、阳光焦化集团、河津龙门集团为代表的“煤—焦炭—煤焦油—炭黑—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农业优势,形成了以3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3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为重点,以河津隆兴集团、山西粟海集团为代表的“猪—沼—菜(果)”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资金支持,这些产业链条不断自我完善、升级,日趋成熟。
二是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各责任单位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循环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收集国际、国内有关标准,经过消化再吸收,制定企业标准20余项,基本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使“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能渗透在产品的研发、生产、检验、销售等各个环节,使生产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统一和协调,在科学的、有序的轨道上运行,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和编制循环经济产业链地方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山西永东化工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导电炭黑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该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高分散性低电阻率导电炭黑》已被炭黑行业纳入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准备作为行业标准进行发布。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山西银光华盛镁业有限公司、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等责任单位也分别围绕各自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建立了涵盖再生资源回收、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内容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三是资源循环利用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大力开展使企业实现了延伸产业链条、有效利用物质资源、节能降耗、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山西阳光焦化集团通过大力实施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实现了集洗煤、配煤、焦化、煤焦油加工和煤气、煤泥综合利用的产业循环,企业吨焦综合能耗由170kgce/t下降到145kgce/t,万元产值能耗由2.27tce下降到1.04tce,污染物COD由年排放300吨下降到3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万吨下降到800吨。河津市隆兴集团作为该市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标准化,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废弃物处理有机结合,实现了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相关产业的优化配置,每年可处理废弃物38万吨,节约原煤1500吨,节水1.5万立方米,节电20万千瓦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