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上犹县乡村田野,处处是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在东山镇中梢、黄埠镇大围等苗木基地,村民忙着给桂花、香樟等苗木除草、施肥;在油石乡犹石嶂、安和乡陶朱的茶叶、油茶产业基地,农民们正忙着清山、整地、挖穴……该县按照打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大力发展茶叶、油茶、桂花苗木“两茶一苗”等生态绿色农业产业,褪去传统农业烙印,弹奏出现代农业的乐章。
近年来,上犹县质监局在帮扶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同时,不断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当地的茶叶、油茶、生猪等传统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377元。
2005年“上犹梅岭有机茶”、“上犹县三元杂交猪”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08年8月,受国家标准委的委托,江西省质监局组织考核验收组对这两个示范区项目进行现场考核。经过细致的审查,考核验收组认为示范区项目组织推动有力,标准体系建设完备,产品科技含量较高,树立了自有品牌,示范效果明显,全面达到了项目建设的要求。两个示范区项目建设顺利通过验收。2010年12月,该县提出的《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系列标准和《三元杂交商品猪》系列标准经过江西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审定,作为推荐性江西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上犹茶叶以绿茶为主,产品以“形美、色翠、味醇、香高”为特点,并以剑绿、毛尖、大宗茶为主要产品类型,上犹县梅岭有机茶通过示范区带动,现已制定有《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等标准。目前,茶园扩展县内14个乡(镇),主要集中在梅水乡、油石乡、五指峰乡。县内有近万户农户从事茶叶生产,2000多人从事茶叶加工,加工能力可达1.8万担。梅水茶场、犹江绿月、云华茶厂、油峰茶场、俊峰茶场、五指峰高峰茶场等龙头企业已取得生产许可证,梅岭有机茶获得“江西省名牌”称号。
上犹茶叶要真正走出上犹、走向市场,必须靠龙头企业带动,靠品牌效应。为此,上犹县质监部门在帮扶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同时,还不断加强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名牌培育工作。质监部门一方面积极做好“有机食品”、“江西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以品牌效应带动整个茶叶产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指导茶叶企业按照“规范化建园、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思路,形成以茶叶联营公司为龙头的“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山上建基地、山下深加工、山外拓市场、科技创高效、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066.7公顷,其中可采茶面积1266.7公顷,全县茶叶产量521吨,产值突破1000万元。多年来,当地政府始终坚持把茶叶作为优势主导产业和形象产业来抓,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茶叶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上犹三元杂交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域辐射到东山、油石、社溪、安和、紫阳、水岩、梅水、陡水、营前、平富等10个乡镇,示范户达到3560户,其中企业两户,农户3558户,主要以赣州鼎丰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桐杭种猪场和上犹绿丰良种场及两场周边的东山镇、油石乡养猪户为主体和示范。示范区内实施“公司+农户+标准”示范、辐射、带动模式,利用企业先进技术、标准信息及市场覆盖面广等优势,通过标准培训和宣传指导,推进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产业化。
今年,上犹县有机油茶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被列为第七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该县是江西省油茶主产区之一,适宜油茶种植的低山缓坡面积达3万公顷左右。现有油茶林面积1.8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13%。如今在东山镇、油石乡、黄埠镇、社溪镇等地开辟千顷基地6个。目前,新种植油茶1573.34公顷,生产技术标准正在实地种植试验起草之中。
伴随农业标准化不断深入推进,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业经济效益成效日益突显,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377元。农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把“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烦恼交给了合作社,自己就可以放心地忙生产,合作社为百姓架起了致富的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