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顺驰公开发表的“现金-现金”商业模式,再联系顺驰所遭遇到的纠纷和麻烦,《法人》不难发现:顺驰一直在打政策擦边球
顺驰斗“法”
2004年2月25日,位于天津城区西北部的太阳城紫玉园部分业主收到法院传票。
原告是太阳城的开发商天津顺驰房地产公司。
原告认为,2004年2月7日至8日期间,被告在太阳城销售大厅的墙壁及地面上喷涂“昔日全国十大名盘,今朝津门第一欺诈”等字样,并在沙盘上摆放标语,贬损天津顺驰的商业名誉。要求法院判定被告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并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
就在收到传票前的2004年2月21日,太阳城业主曾“大闹”售楼处。
业主维权
2月21日那天,大雨。天津市河东区卫国道旁的顺驰太阳城售楼处,人声沸腾,甚是热闹。
几百平方米的售楼大厅里有三四十人。
售楼台的中间贴着用黄纸写成的大黑字“要求顺驰,解决问题”的标语,沙盘上盖着“顺驰黑,业主惨”、“顺驰无信,坑骗百姓”等标语。
“太阳城简直就是‘纸糊的’。”这就是业主对这个“全国十大名盘”的评价。
此次维权,业主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屋质量存在重大问题,墙体出现大量裂缝;二是偷换装修材料,聘用“马路游击装修队”进行装修;三是单方面改变规划,承诺26米的楼间距成了17米,承诺的绿地成了商住楼,规划中的停车场消失了。
太阳城的业主马先生告诉《法人》,事实上太阳城的问题还远不止于此。据马先生介绍,太阳城的部分地本来是按经济适用房的性质批的,但建成后的小区却是商品房。
而据业内消息灵通人士说,顺驰“太阳城”至今仍拖欠政府十几亿的土地出让金。当然,这一点《法人》并未得到顺驰和有关部门的证实。
麻烦不断
事实上,太阳城业主制造的麻烦还只是顺驰众多麻烦中的一桩而已。仅2004年上半年,顺驰的麻烦随着顺驰全国扩张的步伐,可谓到处“开花”。
2004年2月,北京13家非央产房上市定点代理中介涉嫌伪造央产房交易办公室公章进行交易,北京顺驰房地产经纪公司榜上有名;
2004年3月3日和3月18日,因“霸王条款”,南京市房管部门向南京顺驰房地产经纪公司发出两封整改通知书,暂停其办理交易手续,据说顺驰在短短半个月内竟连续被消费者投诉10多起;
2004年3月15日前,天津顺驰开发的“蓝水假期”业主孙金意因房屋质量问题与天津顺驰建设公司发生纠纷,最后闹上法庭;
2004年4月26日,南京市房产局产权市场处通报了自4月1日“禁炒令”实施以来出现的首个违规案例:南京顺驰地产因其项目“滨江奥城”没拿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就变相收取预付款的行为被管理部门紧急叫停;
2004年5月19日,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确认晋中市国土资源局榆次分局2003年4月28日、7月15日发布的“2003-4号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无效,11月26日的最后一次出让公告违法。而山西顺驰开发的“城市艺墅”项目正处于该争议地块,据说该项目一期即将开盘,而二期前景待定;
2004年6月6日,《金陵晚报》发表《一夜降价1.5万,顺驰二手房价水分惊人》的文章,对南京顺驰经纪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
靠违法降低成本?
根据顺驰公开发表的“现金-现金”商业模式,再联系前文所述的纠纷和麻烦,《法人》不难发现:顺驰一直在打政策擦边球。
顺驰商业模式的第一招:推。一是“推迟首付款时间并合理拉长后续付款”。问题是地价的各期付款时间是招标合约明确规定了的,顺驰能想推就推吗?如果政府不同意怎么办?
二是推施工单位的工程款。曾有网上文章报道,顺驰大量依靠施工单位垫资,工程进度达到50%以上才能拿到部分款项,完工后拿到的工程款不足工程预算的50%,有的企业做下一个工程时才能拿到上一个工程的部分款项。
顺驰商业模式的第二招:快,所谓尽快开工、尽快开盘。问题是开工和开盘需要一定的周期,比如证件齐全,履行过审批手续,才能开工;要达到一定工程进度,让项目五证齐全后才能销售,顺驰能完整地履行完这些手续才开工并开盘吗?
顺驰南京公司总经理助理樊雷说,办一个证件正常时间是30天,但顺驰将它改为15天,后来又改为7天,“必要的程序我们一个也不少,但办件时间可以节约”。
滨江奥城5月22日开盘,但这之前规划设计早已通过审批,并提前3个月向购房者展示。然而,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个项目成为南京市房产局产权市场处4月1日“禁炒令”实施以来出现的首个违规案例。
太阳城的业主告诉《法人》:顺驰鼓吹“质量保证体系”的精装修成品房,实际上是利用虚假广告进行的有预谋的欺诈。顺驰许诺施工队选用国家三级资质的装修公司,而经一再转包的结果是街头民工。更大的欺诈是成品房的用料,几乎所有的材料都是以次充好,有的以假充真,材质与样板间无一相同,许诺的所谓名牌大都出自小厂,结果入住不到两个月,家却破败不堪。
太阳城的纠纷说明,顺驰为了保证资金链的不断裂,不惜违法降低成本。
有人说,在周正毅、德隆神话破灭后,时下于中国企业界还有一个神话在延续,创造这个神话的企业就是顺驰。
然而,一位业内人士说,分析周正毅、德隆的扩张与衰败,再联系早先的蓝田股份、欧亚农业杨斌等,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些共性的因素:其一,不计自身实力的盲目扩张。其二,滥用金融工具,跨地域、跨行业调拔贷款。其三,为利益而不惜违法。纵观周正毅、杨斌等富豪发达史,都是一部违法掠夺利益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不惜行贿政府官员、银行官员,罔顾民众利益。
但愿顺驰不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