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盛斋载百年春秋 古意创新颜
——月盛斋确保食品安全,争做行业典范
在浩瀚神秘的世界文化天幕下,饮食文化无疑是最璀璨的恒星群落,中国自古讲究“民以食为天”。时光悠悠,记载着百年老店的起承转合;五千年漫漫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中华文化无数奇葩,在饮食文化的长河中,展现着一个民族饮食的史话——月盛斋。
2011年7月22日下午,本刊记者采访了月盛斋副总经理雷阳。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月盛斋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销售情况、企业文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就产品质量和目前的困难做了详细的论述。
传承民族文化 提升核心竞争力
月盛斋作为北京市目前唯一一家专营清真肉食品的国有控股企业,是国家商务部首批确认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是国家民委和北京市委确认的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老字号“月盛斋”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其熟食制品的制作方法源于清乾隆御膳厨艺。
月盛斋副总经理雷阳告诉记者:“月盛斋发展到今天为止,一直秉持了至清至真、至诚至信的企业精神,最值得骄傲和庆幸的是产品质量一直处于食品企业的领先地位,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一直以来抓的最紧要的工作任务。”
“目前根据市场分析,人们对清真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价格成了当下的难点问题,由于近几年牛羊肉的供不应求,而牛羊的生长期缓慢,市场经济不是很景气,导致价格提得很高,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为了合理控制成本,维护清真食品老字号的的品牌形象,我们做了大量的努力。”
发挥品牌优势 提高市场占有率
目前月盛斋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厂房建设和生产加工上,2007年公司在怀柔雁栖湖工业开发区投资近5000万建立新厂,占地30余亩,年生产能力3000吨。多次承担了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灾物资、2008年奥运会外围饭店宾馆产品、2009年国庆60周年游行方阵早餐供应、中央“人大”、“政协”等重要会议所需产品等特殊生产供应任务,均按质、按量、按时、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各级领导及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肯定。
月盛斋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品牌优势,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公司优势产品,并逐步发展其它系列产品的生产经营,进一步拓宽销售领域,以加工“月盛斋”熟食制品为主导,建立研发中心,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开发力度,先后研制出中西式系列熟食产品、清真速冻产品等百余个品种。
同时注重创新销售途径,开发年轻族群市场。雷总谈到,在开发年轻族群体这块市场上,尝试与多家网站合作,建立了网上购物平台。下一步我们重点放在大力开发外埠市场,继续研发生产一些西式产品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力争让‘月盛斋’的品牌和‘月盛斋’传统制作工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倡导天然食材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月盛斋”的优势不仅在于传统产品的特色研发生产,还在于产品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天然食材。
老字号清真食品企业行业竞争激烈,利润水平不高。
雷总谈到,作为老字号清真食品企业,我们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利润水平不高,为进一步控制成本,在‘微利’中实现高速发展,创新很关键,必须在固有的特色基础上,提高科技含量、营养价值,这也将是我们一直以来考虑的一个课题。我们会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根本,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民族经济,更好的服务少数民族、服务消费者、服务社会。
确保质量安全 维护发展动力
“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适口、余味香浓”看到这句代代相传了上百年的赞语,我们不仅联想到北京百年老字号“月盛斋”生产的五香酱牛肉、夏令五香烧羊肉等清真风味肉食品。这要追溯到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30多年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月盛斋”经历了个体私营,公私合营、企业改革等大事记, 到目前为止,产品制作工艺和操作方法十分精细继承了最传统技艺。
月盛斋副总经理雷阳告诉记者:“老字号的传统风味和名声在外,但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把食品安全当做头等大事。”
据介绍,在屠宰旺季,月盛斋会专门派出卫生检验人员进驻屠宰厂,对屠宰程序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牛羊肉都要进行冷却排酸。到今天为止,月盛斋之所以百年不衰,其经营得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不断地改革创新更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如今的月盛斋依然以创新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