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追尾,震撼世界;外资收购,依旧疯狂;“假洋鬼子”现象屡禁不绝;海尔接收三洋白电业务;浙江舟山新区建立;王健林斥巨资重塑国足信心;中国品牌组团植入变3……七月,震痛着中国自主品牌;七月,中国自主品牌在震痛中突破发展。
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是艰难的,是需要通过自身的调整,冲破瓶颈,才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最近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达芬奇家居,假扮成名贵木材的高档家具,操作海关“一日游”,遭遇人们对高档品牌的信任危机;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民族品牌徐福记,欲被雀巢公司收购,外资的注入有可能会造成民族品牌的自我价值缺失,使之在发展的道路上停滞不前;“7·23”动车事故,引起社会对公共安全的不满,国家以及铁道部应该把公共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重塑社会对铁路安全的信心;五粮液商标专用权被“七粮液”系列酒侵犯胜诉,酒类品牌需要规范市场制度,杜绝侵权行为,做出自我的特色,提高品牌在社会中的知名度;金钱豹作为中高档餐饮品牌,曾经一度引领餐饮自助行业的发展,金钱豹被安佰深的收购,使之成为继小肥羊之后餐饮行业自主品牌的再次缺失。
我们不希望这些事件影响到正在处于瓶颈期间的其他品牌,希望更多的自主品牌通过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品牌扩张等,突破禁锢其发展的瓶颈,坚定发展自主品牌的信心,从而迈向国际。
面对自主品牌存在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愤慨、批评和失望的阶段,中国自主品牌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拥有强大的自主品牌,不仅关系到国家形象的提升,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自主品牌的强大更离不开社会和民众的支持与信任。七月,中国自主品牌尽管遭遇了一系列问题,但是,我们仍能透过这些令人失望的事件看到希望。
1998年万达老总王健林曾愤然退出中国足坛,13年后,这位商界巨子重返中国足坛。王健林所在的万达集团与足协签署了一份价值至少五亿元人民币、为期三年的合约,全力推动中国足坛的发展;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经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海尔收购三洋股份,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海尔又向世界级品牌迈进了一步;姚明的退役,使NBA缺少了一个中坚力量,但他已经成为中国跟美国的纽带,个人价值得以明显提升;《变形金刚3》在中国火爆上映,联想、伊利舒化奶、美特斯·邦威、TCL等“中国品牌”在片中的出现,引起很好的反映,借《变形金刚3》火爆之势,提升其品牌全球影响力。
在螺旋中上升,在挫折中前进,是新事物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自主品牌而言也是如此。自主品牌的成长和发展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正视现实、认真思考、以合理的定位和严谨的规划使之冲破瓶颈,谱写发展之歌,才能实现自主品牌的跨越和提升。
品牌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