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按标准添加荧光增白剂可保安全环保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就荧光增白剂相关问题召开分析说明会称

按标准添加可保安全环保
 

  洗涤剂为什么要添加荧光增白剂?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安全与否?8月2日,针对近日备受关注的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安全性问题,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邀请国内从事毒理学、荧光增白剂、洗涤用品、纺织、染料研究的9名专家,召开分析说明会,希望从科学的角度给出答案。会上,专家一致认为,符合标准规定的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安全使用有标可依
 

  “在洗涤剂中加入荧光增白剂是利用光学原理增白。”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沈永嘉介绍说,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具有很高量子效率的化合物,在百万至十万分之一量级即可对本白色或白色的基质(如纺织品、纸张、塑料、涂料)有效增白。
 

  目前,已经工业化生产的荧光增白剂有15种结构类型,其在国内外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造纸、纺织、合成洗涤剂以及塑料等。之所以在衣物洗涤剂中被广泛应用,是因为许多衣物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泛黄,使白色衣物白度下降、彩色衣物不再鲜艳。作为一种功能性助剂,荧光增白剂可让衣物尽量恢复原来的白度和色彩,而对纤维不造成伤害。
 

  在我国,衣物洗涤剂有加和不加荧光增白剂两类产品,企业通常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情况来定位产品,其前提是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标准。据会上专家介绍,我国关于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标准是: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3月12日发布,2008年9月1日实施的行业标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QB/T 2953-2008),标准规定了适用于生产各种织物用洗涤剂时所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明确指出了可用于生产织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的种类,为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最具代表性的是:CBS和33#,在国际上,CBS称为:FWA-5,33#称为:FWA-1。
 

  对此,有消费者也表示疑虑:在洗涤用品标准中为什么不规定荧光增白剂的添加量呢?专家解释说,这首先是因为添加的荧光增白剂本身是安全的,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只能微量加入,若过量加入反而会使衣物变黄;其次由于其价格昂贵(如:CBS价格通常在18万元/吨左右),也制约了企业在配方中的加入量。这就是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采用不规定添加量的原因。我国衣用洗涤剂产品中一般加入量在0.02%~0.4%,与欧、美及日本相比略低或相当。
 

  安全环保有据可循
 

  曾有观点质疑,荧光增白剂是国家安监总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定性的化学毒物,这与行业标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有矛盾之处。对此,与会专家表示,这两个文件并不相悖,两者规定的内容和制定的目的不同。一个是申报作业场所对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分类目录,一个是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行业标准,适用人群和接触剂量都有本质的区别,不能相提并论。
 

  “判断产品安全与否,可从毒理学数据、生活中的使用以及环境3个角度考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管理卫生系教授吴志刚表示,人体对洗涤剂中33#和CBS的接触,考虑了消费者两种可能的接触情况,包括洗涤衣物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和衣物中残留物质的间接接触。洗涤剂中33#和CBS的最大加入量为0.3%~0.4%。从毒理学试验的结果得出“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然后通过比较“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与“接触量”可定性其安全性。空军总医院激光整形美容中心副主任赵小忠也表示,临床上尚无证明显示,荧光增白剂与人体接触后出现皮肤刺激或过敏。
 

  记者从会上获悉,欧洲化学工业协会(CEFIC)和欧洲肥皂洗涤剂协会(AISE)对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FWA-1,即33#)进行过详细的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评估结论表明: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长期使用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和环境有负面影响。日本肥皂洗涤剂工业协会(JSDA)在2007年10月发布了《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结果》报告,认为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对人体与环境都是安全的。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许多研究者也对荧光增白剂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原轻工业部委托全国日用化学工业科技情报站出版了《合成洗涤剂有毒吗?》的单行本,也论述并肯定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
 

  据公开科技期刊文献报道,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已有40多年,国内外流行病学长期观察研究,均未发现使用后造成伤害的案例,这表明荧光增白剂的使用过程是安全的。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荧光增白剂生产厂家的工人与荧光增白剂接触是最密切的,而且接触的浓度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当年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生产荧光增白剂期间,先后有58人在车间工作过(其中工作10年以上的有12人),均没有发现接触荧光增白剂引发的皮肤病或肿瘤等。
 

  “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是水溶性的,被鱼类食入后,不会滞留在生物组织和器官中,常规生活用量根本不会造成荧光增白剂在鱼类体内蓄积。”与会专家还指出,生活污水经一次一般处理后,荧光增白剂即可减少95%以上。在水系光照条件下,CBS类荧光增白剂半衰期仅有48分钟,33#类荧光增白剂的半衰期也只有3小时。所以,环境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易于降解,对环境是友好的。

作者:刘伊婷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