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北京市食品安全“十二五”行动计划出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期,由北京市食品办草拟的《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11-2015年)》(又称食品安全“十二五”行动计划),经北京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于7月27日正式对外发布。此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首都食品安全水平,保障首都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统筹规划和组织“十二五”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

  北京市食品办新闻发言人表示:北京作为首善之区,食品安全工作必须走在全国前列。食品安全“十二五”行动计划,立足于把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当成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努力打造首都安全食品品牌。

  首都作为拥有近2000万人口的特大消费型城市,85%以上的食品靠外省市供应,“十一五”期末,本市食品年销售额达1251.5亿元,餐饮服务年销售额达477.7亿元;本市规模以上农业实现年产值167亿元,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实现年产值315亿元。食品产业对首都经济社会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同时,首都市民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需求日益突出。

  食品安全“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坚持 “以市场换安全、以安全拓市场”的理念,以市场准入制度为切入点,以科学防控食品安全输入型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为重点,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首都食品安全水平,创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关于提升食品安全总体保障水平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食品安全“十二五”行动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新表述:

  一是从食品安全到“安全食品”,从食品安全控制到食品安全保障。

  “十二五”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了“安全食品”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概念,提出要打造首都安全食品的品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体现了政府部门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和基本组成部分,将食品安全工作当成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来抓,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形势和顺应首都市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向首都市民作出的一份郑重承诺。

  二是严格首都食品市场准入与确保安全食品供应双管理齐下,构建安全食品的供应体系与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市场换安全,以安全拓市场”的理念。一方面构建稳定的食品供应基地,加强本市重点食品基地的建设,在重点区县形成食品产业聚集效应,与外埠产地建立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稳步提高重点食品的自给率和控制力;同时,全面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大力提升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加工和餐饮业的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水平。另一方面,严格首都食品市场准入标准,要在“十二五”期末形成食品“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的全程监控链条,进京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必须是经当地工商部门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或农民合作组织,产品持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入市。

  三是城乡统筹、同步推进。

  “十二五”行动计划将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整顿力度,同步推进城乡食品安全工作进展,同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培育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物流配送企业、产销合作联合社、农村经纪人构成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主体,鼓励优质食用农产品和农村地区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食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申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市场的监管和规范,200家农村地区市场和集期市场确立市场管理责任,建立固定的交易设施,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场地环境清洁卫生,管理规范有序,食品交易有安全保障,逐步向标准化市场转化。建设符合首都消费需求、布局合理、辐射城乡的食品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社区、农村、偏远山区食品配送和连锁经营网络,提升统一配送率,重点完善社区、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食品配送和连锁经营网络,以现有郊区联合采购平台为支撑,扩大统一配送的食品种类,提升优质合格食品的覆盖率。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村、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的整治。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状况和生产经营秩序持续好转。

  四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管理格局。

  北京市委十届九次会议将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作为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首要内容。食品安全“十二五”行动计划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要求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网络化管理;强化统一、协调、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加强街道、乡镇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全市培训上岗万名食品安全监督员,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组织网络体系。同时,“十二五”行动计划着力构建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要求强化企业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推行关键岗位“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食品安全培训;“十二五”期末,首都市民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和中小学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分别要达到80%和85%以上。从而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全社会监管工作格局.。

  五是突出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构建统一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推进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统一归集、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身份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良好信息等信用记录并作永久保存,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制的有力约束,引导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加强行业自律及企业自律。

  六是发挥首都特色和优势,构建食品安全的科技支撑体系。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首都食品安全的科技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首都拥有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行动计划通过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优势,完善检测体系、风险评估机制、专家数据库以及加强食品质量检测评估技术的研究和转化应用能力等实现对首都食品安全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十二五”期间,要以现代物联网技术为支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统一的追溯信息平台,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流向可跟踪、伪劣食品可召回、储运信息可查询。一是利用物联网信息记录、识别、追踪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从养殖、收购、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程追溯。二是通过标签、条码和电子台账实现酒类、桶装水等重点预包装食品流通和溯源管理。三是建立京内外重点食品供应基地溯源系统。在19家大型食品批发市场、500家商场、超市和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追溯信息查询验证系统。

  七是高标准,严要求,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内容都设定了明确具体的目标,与首都市民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是约束性还是建设性指标,要让首都市民切身体会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根据该行动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北京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7.5%以上;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蔬菜、猪肉、豆制品等重点食品的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不合格食品全部予以下架并退出首都市场。

  八是强化责任意识。

  在“十二五”行动计划中,对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中广泛推行GMP(良好生产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其中,北京市乳品生产企业要全部建立HACCP管理体系和电子化全程监控系统。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全部达到A级标准。同时要求生产经营者强化自检体系的建设,企业应配备与其生产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自检设备,建立完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食品自检制度,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实现企业全年自检样本总量20万个以上。“十二五”行动计划要求各区县政府完善食品安全基层组织网络,在街道、乡镇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食品安全组织协调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区县年度预算,加大对经费、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市政府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各部门、各区县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

  到“十二五”期末,北京市建成较为完备和现代化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食品安全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监管组织网络和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坚决查处,监督执法水平和技术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和预防风险意识显著增强,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监管工作格局。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