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抓源头建机制 借外力伸触角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抓源头建机制 借外力伸触角

——浙江省乐清市质监局积极探索基层区域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新模式的做法和思考(二)
 

  延伸触角——着力提高质量监管水平
 

  着力提高质量监管水平,构建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要求我们首先要在体制架构上寻突破。体制内我们主要抓了3件事:
 

  一是在基层设分局(所),实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事前向温州市质监局作了请示,与当地编制人事部门进行了广泛沟通,先从基层设稽查中队着手,与政府分管领导作了汇报,然后开始了相关工作。
 

  我们根据区域和产业特点,将乐清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设了柳市稽查中队、虹桥稽查中队、直属稽查中队。2010年11月,获编委批准,分别设立了柳市质监分局、乐成、虹桥、大荆质监所,核增编制24名。2011年全市区域调整,已向编委报告增设两个质监所,并建议全部更名为“质监分局”。并明确了质监分局(所)监管的重点,柳市质监分局以强制性产品——低压电器为主,乐成质监所以经济开发区及市府所在地综合性管理为主,虹桥、大荆质监所以食品为主等等。
 

  质监分局(所)作为局派出机构,承担“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安全监察”三大职能。其职责被概括为“四查”,即稽查、巡查、检查、调查,廓清了科室与基层机构的职责边界,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推诿。
 

  基层分局(所)设立后,绩效显著,具体地讲,底子清了。各基层机构普查了辖区内的企业,并全部建立了档案;安全保障加强了。对重点监管对象,如食品生产企业、强制性产品、特种设备的巡查检查频率频度加大;职能到位了。真正实现了与企业面对面、零距离,信息获取及时,解决问题有力,安全监管到位,服务有针对性,实现了综合执法。与企业、地方政府关系密切了;队伍素质提高了。
 

  二是向地方争取机构编制。为解决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向地方编委积极争取并获准建立了“乐清市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监察大队”,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名,充实监管力量,增强履职能力。
 

  三是搭建技术支撑平台。首先,整合农业、海洋渔业和工商部门的资源,由质监局牵头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为百姓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乐清市财政投资600多万元,经市编委批准单独设立“乐清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核定事业编制9名,隶属于乐清市质监局,对外增挂“乐清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乐清市水产品检测中心”、“乐清市流通领域食品检测中心”三块牌子,成为浙江省首个整合部门资源,涵盖从初级农产品到生产、流通各个领域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其次,扎实推进技术机构建设。由地方财政负责、总投资1.45亿元的国家工业电器质检中心(筹)已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底可建成使用;市质检院扩建项目也获市政府批准,在市总部经济园安排7000平方米的实验用房,总投资7000万元,全面提升计量检定检测能力和装备水平,为地方支柱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再次,深入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技术机构检测和研发能力得到加强。与温州大学合作建立的“低压电器创新平台”建设获省政府立项,并给予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检测项目增多,转型升级科研能力增强,获得了政府大量的资源,支撑作用提高。
 

  健全机制——确保区域质量安全监管上新水平
 

  制度供给不足,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是目前质监工作的一个瓶颈。我们在工作思路上变原来的抓产品到抓产业,抓企业到抓行业,在力量整合上变部门单打独斗为整合各方力量齐抓共管,从制度供给与机制建立的角度做文章,成功地建立了3个有效的质量工作新机制,走出一条行业质量提升的新路子。
 

  互动联动机制。从乐清质量整治的历史来看,整治工作整而不止、治而不绝,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质监部门单打独斗、手段有限,形不成合力,没有构建起有效的质量监管工作机制。鉴于此,我们率先在头盔行业专项整治中开始探索并尝试“政府牵头、部门联合、乡镇参与、依靠协会、企业自觉”的互动联动工作机制。宣传动员、方案制定、重要举措出台等工作都由市政府出面进行,在各个重要阶段由市政府及时召开会议,强势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在市政府出台的头盔企业恢复生产的验收标准中,对环保、安监、劳动社保等部门的职责提出了要求,企业恢复生产必须通过质监、环保等5个部门的考核验收。此外,乡镇和协会也积极参与其中。乐清市头盔行业协会则倡议全行业停产整顿,推出行业自律公约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成立协会监事会和举报检查队伍,协助政府开展头盔行业整治工作,使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同时,我们将这套有效机制克隆到“十小”行业专项整治、“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中去,形成了“上下互动、左右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抓质监的工作局面。
 

  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乐清市生产低压电器企业众多,挤“独木桥”、打“价格战”时有发生。除了产业集群固有特性、行业进入门槛低、零部件通用性较强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退出机制。对不具备生产条件、制假售假、产品抽检屡屡不合格的企业没有办法让其“快速死亡”,退出市场,以致“价格战”成风,技术创新难以进行,品牌企业受干扰。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决定在市场进出机制上做文章,实行严格准入和无情退出机制。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生产场所没有设在工业用房的新成立低压电器生产企业,一律不予登记发照,并及时将注册登记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信息通报质监部门。质监部门与发证部门联系沟通,严格认证条件和标准。对已经注册登记的低压电器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连续3次以上不合格的,严格查处。同时严格实施原材料入市的准入制度,开展对低压电器主要原材料特别是铜、银、钢材、铝材等原材料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管理;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建造自己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工业园;鼓励行业协会与各大企业、大集团统一零配件技术要求,制定本行业主要零配件产品质量标准,严把市场准入关。二是对劣质产品建立退出机制。采用市场倒逼机制压缩、消灭劣质产品空间,监管部门向企业产品销往地的有关部门或电力采购部门发协查函,使这些企业在市场或项目招投标中无立足之地。同时对扰乱市场的黑名单企业在信贷、土地供给上予以控制。质监部门定期在媒体上公布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和企业ABCD分类情况;工商部门通过征信系统对缺乏诚信的企业予以曝光;金融部门则对质监确定的D类企业采取不予贷款的措施;国土资源局在审查土地招拍挂资格时,剔除这些企业。对屡屡违法违规企业,供电等部门还采取了停电、停水等手段强制企业退出。通过这些手段和措施,行业无序竞争得到了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协会推进机制。就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质监各项工作。
 

  近年来,乐清质监局在基层质量安全服务模式上作了一些探索、尝试和实践,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离上级的要求、社会的需求、百姓的诉求还有距离,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务求更大的实效。
 

  (作者为浙江省乐清市质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作者:王守根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