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广东检验检疫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基础工作综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和谐发展路 再谱新篇章

——广东检验检疫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基础工作综述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在这“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这广东检验检疫事业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广东检验检疫局党组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要求和全面建设法制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的重要部署,全力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全力加强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全力加强广东检验检疫局自身建设,全力服务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广东检验检疫局服务大局的意识更加牢固,质量提升的着力点更加准确,科学监管的实效性更加增强,工作创新的成效更加显著,进一步夯实了服务科学发展的基础,队伍的执行力和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建设幸福广东的大舞台上展示了新的风采。广东检验检疫局工作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该局有关报告上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检验检疫部门工作积极主动,值得肯定。”
 

  抓质量

  全力维护了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
 

  宏观质量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在初步构建出口商品质量安全评价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玩具等五个出口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完成了《2010广东出口商品质量安全评价报告》,报省政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参考依据。
 

  检验检疫质量监管指标体系不断健全。从今年1月起,将不合格率、覆盖率、提赔率和优惠关税利用率等“四率”纳入统计分析指标,进一步完善了检验检疫质量监管指标体系;建立了监管成效统计分析指标,完善了不合格率统计体系。
 

  大质量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合作,与省外经贸厅签署《关于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共促外经贸转型升级备忘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的见证下,与重庆检验检疫局在重庆签署了《关于粤渝两地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合作备忘录》。同时,下属湛江检验检疫局与湛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汕尾检验检疫局与汕尾海事局、中山检验检疫局与中山海关、云浮检验检疫局与云浮质监局等分别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认证认可准入把关作用不断增强。完成了《广东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工作程序规定》等的修订工作;不断优化出口质量许可审核流程,缩短检测认证周期和行政审批时限;持续推进实验室国家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完成了规格高、内容广、参会人数多的中美食品防护研讨会承办等工作,得到国家认监委、美方官员好评。
 

  保安全

  全力加强了检验检疫执法把关
 

  完善了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合格评定体系工作,开展了新纳入法检目录的服装等轻纺商品调研、摸底、风险分析,逐步推进出口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合格评定体系电子化,在番禺、东莞、顺德、江门四个分支局进行了试点运用。
 

  加强了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的集中整治,对本辖区服装等产品的生产企业分类情况、出口情况、市场采购出口情况、输非出口情况、代理报检出口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重点突出对产品使用性能、机械物理性能方面的质量安全检验把关。
 

  制定实施了食品年度风险监控计划,建立了覆盖全省的风险监控网络。其中,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已完成前两季度送样计划,共591个。
 

  打击了骗取和假冒检验检疫证单等违法行为。研究制定了《广东检验检疫局打击骗取检验检疫证单工作意见》。组织开展广东局打击假冒原产地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成功查获伪造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和伪造检验检疫机关证明公函等案件。
 

  进一步加强了自理报检、代理报检及报检员的管理,提出建立代理报检企业业务申报制度、加强诚信管理等10项管理措施。
 

  加大了对目录外出口商品的监督抽查,加强输非商品装运前检验工作,全面提升广东出口消费品总体质量安全水平。
 

  加大了执法稽查和打击力度。成功试点12365共建共用,会同广东省质监局从无到有,合力打造了具有“统一的系统平台、统一的数据库、统一的工作制度”的12365举报投诉指挥中心,得到汪洋书记和支树平局长等领导的高度肯定。今年1月正式运行后,通过12365热线等方式受理并处理业务信息1128件,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双打”行动成效显著,上半年,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6起,涉案金额达1500多万元,在全国质检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专项行动座谈会上作了“双打”典型经验介绍。
 

  对输非产品质量开展科学评估,提出了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统一的估价程序方法、完善通报机制、建立口岸独立调查权、完善口岸监管权、加入电子口岸六项监管措施。开展了输非商品口岸查验和集中督察,开展了对买卖使用伪造的“装运前检验证书”专项打击行动。
 

  加强了对内对外稽查,采集辖区一线口岸机构、人员、地理位置及主要进出口商品的信息建立了数据库,建立了电子地图,实时更新了重点敏感商品动态风险图谱。对辖区63个进境废物、水果、冻品的口岸码头实施了日常视频监控。对外稽查方面,调查了违法违规案件8宗。
 

  密切与知识产权、海关、口岸、外经贸、工商、公安、检察院、卫生等部门的执法协作,参加了广东省打假警示区域整治,协助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广东省“双打”工作,联合省检察院举办了联合执法行动研讨班,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加大了对出口侵权产品的查处力度。
 

  加强了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检出货证不符及违规进口的旧机电产品,受到总局表扬并发出了预警通报;检出了来自美国的丰田坦途越野车质量安全问题,依法对该批汽车实施退货处理。
 

  日本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后,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对来自日本的交通工具、人员及携带物、货物等开展了核辐射监测工作。欧洲出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后,在口岸全面、严格、及时地开展了口岸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防控工作,并迅速开展了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专项工作,高风险的环节和食品开展食品添加剂的抽样检测工作。1月至6月,在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中检出了4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8例季节性流感病例、5例恶性疟疾病例。
 

  上半年从进境植物及其产品截获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1380种30480次,种类和次数分别同比增长17.5%和19.3%,检出次数约占全系统21%。其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68种1911次,同比增长24.8%;检出有毒有害物质9种204次,同比增长363.6%。
 

  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了进出口环节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在第一时间对辖区出口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2010年进口食品添加剂的情况进行摸底,制定实施了检查进口食品添加剂流向记录等10条具体措施。
 

  坚持推行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系统的应用,共备案进口食品标签5944份,同比增长31.7%。坚持源头监管防范风险,完成了2011年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原料基地的年度审核工作,及时妥善处置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促发展

  全力助推了幸福广东建设
 

  推动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全面贯彻广东对外招商引资、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9项工作措施,参与开展了“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活动。有效落实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促进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广东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广东省政府签署的推进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合作备忘录。积极推动建立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合作机制,牵头草拟了《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推进广东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合作备忘录(代拟稿)》。
 

  应对日本地震海啸灾害影响卓有成效。研究制定了《广东检验检疫局应对日本地震海啸灾害影响促进广东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措施》,提出了10项具体工作措施,有关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汪洋书记批示:检验检疫部门工作积极主动,值得肯定;招玉芳副省长批示:广东检验检疫局反应快,应对措施有力,其做法请办公厅总结推广。
 

  检验检疫通关模式改革卓有成效。以落实粤黔检验检疫合作备忘录为契机,积极探索跨省、跨辖区、跨关区的直通放行制度。深入研究探索国际会展贸易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组织开展对广交会、高交会、广博会等相关会展业务的检验检疫优惠政策措施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提出了支持广东会展业发展的检验检疫便利措施。积极开展集中审单工作,搭建了集中审单系统测试平台,逐步构建了“统一执法、责权明确、监管有效、相互制约”的检验检疫管理新模式。
 

  促进广东外贸扩大出口卓有成效。加大优惠原产地政策宣传和利用工作,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为契机,加大优惠原产地政策的宣传力度,上半年,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42.25万份,签证金额达155亿美元;其中优惠原产地证书28.35万份,签证金额达84.5亿美元。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确立了以顺德、惠州、汕头为试点建设国家家电及配套产业、国家数码电子产品和国家玩具及儿童用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顺德的家电及配套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基本成型,各项服务已经开展。与明门幼童用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检测中心在东莞正式启动,与华南家电研究院共同注册“佛山市顺德区国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创新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了技术法规标准信息服务,完成了中国国内标准资源采集工作,实现了完整国内标准信息资源全覆盖,数据量达到27万多条,较好地满足了检验检疫业务及中小型出口企业的信息需求。签订了金砖国家重要成员-南美巴西国家标准资源采集协议,扫除了在新兴市场国家标准资源采集工作上最大的障碍,实现了与国际贸易公司的跨界合作。
 

  推动粤港澳台合作发展卓有成效。全面启动广州赛马场赛后利用工作,坚持“检疫把关、便捷通关”原则,不断推动粤港马匹出入境检疫合作。按照《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有关检验检疫合作工作要求,通过召开座谈会、说明会、专题会议等形式,加强了与香港方面的交流合作。严格做好供港澳活畜禽注册场的疫情防控,共同做好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在总局的领导下切实加强检企合作,促成了广州白虎出口台湾,实现了两岸同胞的又一次殊愿。
 

  强基础

  全力加强了检验检疫自身建设
 

  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法制工作调研,制定了进出口商品复验程序规定,初步实现规范性文件和执法人员的动态管理;广东局以及下属东莞、番禺局荣获国家质检总局“五五”普法先进单位。
 

  科技建设取得新突破。积极申请新建家用纺织品安全检测、酒类检测和数码电子产品检测3个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并获总局批准。国家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挂牌试运行,成为广东省内同专业类别的首家国家级检测重点实验室。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合作挂牌“国家生物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BSL-3实验室”。广东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获得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联合山东、湖南、河北、江西局,以陶瓷产品为试点,构建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联盟,努力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组织各专业专家技术鉴定31项和函审验收6项,审查结题3项,其中2项取得国际领先水平,4项取得国际先进水平。及时跟踪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动态信息,受到社会、企业的高度关注,点击率达40余万次;《自贸区谈判框架下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印》研究成果在多边或双边谈判交涉场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总局充分肯定。于2011年7月13日~19日,开展了“科技活动周”大型活动。
 

  基层履职能力取得新提高。逐一研究解决2010年各分支局片区会议反映的一系列问题,就所有涉及工作提出解决方案并反馈相关单位。建立了广东局原产地标记特别是地理标志保护的专家队伍,并向总局推荐涉及动物、植物、食品等各个领域的地理标志专家68人。积极参与总局窗口建设标准化工作,牵头起草了检验检疫窗口建设服务标准。
 

  内部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该局党组高度重视创先争优工作,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促进广东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扎扎实实按照“四个推动”和“四项行动”的要求,完成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创新公开承诺,全局各级党组织共承诺事项2万多件,目前已完成1万多件,占60%以上;创新领导点评方式,与检验检疫中心工作紧密衔接,在点评工作中边点评边整改,共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50个;创新典型宣传,深入开展了向杨善洲、杨志明、郭明义等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身边典型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走在了前列。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签订了责任书、班子成员与分管单位以及联系的分支局一把手分别签订了责任书;扎实开展了“三纪”等内容的廉政教育;以新会局等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不定期、不打招呼抽查了机关人员的工作作风,有效地改善了了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
 

  坚持客观准确,全面考核干部;坚持规范有序,做好干部任免;坚持公平公正,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人事管理日益科学民主。全面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电子平台。从1月开始,全面开展了目标绩效管理工作。
 

  策划:杨国海
 

  执行:房 雯  王长江  陈 滟  梁莉莉  张爱国  吴 恂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