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问题粉条为何杜绝不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问题粉条为何杜绝不了

业内人士指出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主体是关键
 

  2011年4月,广东中山市问题粉条被曝光。广东省质监局派出大批执法人员在东莞市万江大莲塘共查封了十几家问题粉条的制作企业,并在企业仓库内发现了大量疑似中山问题粉条。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都掀起了查处问题粉条的浪潮。
 

  然而,仅仅不到3个月,贵阳、长沙、柳州等全国多个城市问题粉条又频现死灰复燃的迹象,问题粉条为何杜绝不了?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米粉中不得使用柠檬黄、焦糖这些添加剂。而万江大莲塘市场相关负责人吴小勇告诉记者,目前粉条行业虽然有一个国家标准,但是对于具体可以添加什么添加剂却没有明确细则。吴小勇还说:“到现在,这些加工店的店主都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违了法。”
 

  近年来,食品使用非法添加剂的事件层出不穷,东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也指出:“部分非法添加剂欠缺统一的检测标准,导致相关部门检测不出来。”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有些非法添加剂没有统一的国家检测标准,更不用说地方标准,这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钻空子。他表示,目前我国在检测添加剂标准和技术方面还不够完善,往往违法违规添加非法添加剂的行为发生在前,而打击行动在后。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成根说,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责任意识还有待加强。据知情人透露,一些执法部门打击时往往缺乏连续性,事后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处理,这也造成了问题粉条等食品问题会一而再地出现。
 

  赵成根指出,一些企业或者个人抱有侥幸的心理,为了追求利润,牟取不义之财,置公众健康甚至生命于不顾,是出现问题粉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据记者调查,一吨假红薯粉可以节省成本2000元,要控制住食品安全问题的再度出现,必须更多借助于执法部门,杀鸡儆猴,杀一儆百,震慑其他抱存侥幸心理的企业和个人。
 

  日前,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已经启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批示指出,希望各界积极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业内人士指出,首先,明确企业是第一责任主体,加强从业者的道德观念培养,才能从根源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再度发生。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政治学教授许耀桐说:“食品行业领域的道德伦理大滑坡,甚至远比社会交往中的道德滑坡更可怕。”我国政府前不久发布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要求,食品从业者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每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也要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集中专业培训。
 

  其次,要加大食品安全方面知识的普及,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建立起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让消费者提供线索,相关部门才能更彻底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样也才可能百无一漏,把食品安全问题真正防范于未然。

作者:王活平 傅江平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