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让节能灯真正实现价廉物美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笔者居住小区附近有一个森林公园,公园主路两边安装的都是太阳能节能路灯。傍晚遛弯儿的时候发现,这些路灯有差不多一半都不亮了,亮着的也多是灯光昏暗,或者闪闪烁烁。问公园管理员这是怎么回事,管理员说,能怎么回事,质量差呗!换过多少次了,用不了多久,又都坏了。
 

  “质量差”、“用不了多久就坏”,这大概是当下市场上节能灯产品的普遍问题。近些年来,在节能环保的大气候之下,节能灯作为一种极具象征意味的绿色产品,一直受到政府、媒体和生产企业的推崇。然而,它的市场表现却十分令人失望,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莫说是“节能”之名,就连最基本的“质量”也常保障不了。
 

  陕西省质监局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节能灯产品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44.4%。而广东省工商局最近公布的一次节能灯产品抽查结果显示,市场产品合格率仅为38%。事实上,无论是国家监督抽查,还是地方抽检,近些年我国节能灯产品质量一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虽历经多次市场整顿,均收效甚微。而节能灯当下名不副实的现状已经为它挣得了“节电不节钱”、“吸钱灯”等具有讽刺意味的称号,这让围绕节能灯的一切工作都时常陷入尴尬。
 

  业界有这样一个说法:10%的企业生产了90%的节能灯产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中型企业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质量控制好、技术开发投入多,但企业数量少,而且它们的产品大都用于出口。数据显示,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产自我国。既然我们的节能灯能够得到全球性的认可,产品质量应该不会太差,可为什么会出现近几年来产品抽查合格率一直不高的现象呢?问题一定出在另外那90%的企业生产的10%的产品上了:这90%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小企业甚至是作坊式企业,它们在资金、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都难以达到要求,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虽然产量只占10%,但都销在国内市场。
 

  这种1∶9的市场模式,是我国节能灯行业非常独特也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优质节能灯绝大多数用于出口,是因为国内需求不足,使用量严重偏低,而价廉物不美的节能灯产品又充斥国内市场,不断挤占市场份额,同时又严重损害消费者的信心,这就更进一步把优质节能灯企业和产品推向国外市场,出现“劣灯驱逐良灯”的现象,并形成恶性循环。
 

  也就是说,当前国内节能灯行业市场很不规范,运行秩序也很混乱,这才是根本性的原因。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节能,但具体政策却或者滞后,或者缺失。除了上述市场不规范、管理混乱这一表现外,另一个表现是,国内对节能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虽然不少地方出台了一些利用公共财政或节能专项资金鼓励节能灯推广的资金补贴措施,但我国还缺少全国性的鼓励高效照明产品生产、使用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广节能灯产品也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有一些政策甚至还停留在宣传、号召、提倡等务虚的层面上,没有形成相应的扶持政策。
 

  这样看来,要让节能灯走出尴尬境地,真正做到名副其实,政府有关部门首先必须“实”起来,采取一些务实措施,加强生产和流通管理,设定节能灯的生产标准、标示及标志,淘汰落后的节能灯产能,从源头杜绝劣质节能灯进入市场,保持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做好清理工作的同时,引导那些优质产品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让节能灯真正实现价廉物美,从而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