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树林省长的关心和支持。福建检验检疫局一定要发挥好职能作用,支持政府工作,促进福建科学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
二○一一年六月七日
感谢国家质检总局,感谢支树平局长对福建各方面工作的支持。福建检验检疫局为地方服务很主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强,省委省政府很满意。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
二○一一年三月八日
感谢福建检验检疫局对我省的全力支持,这些举措体现了高效、务实、创新的理念和服务意识。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
二○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福建检验检疫局观念新、干劲足、服务好,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感谢大家的不懈努力,感谢国家质检总局的关心支持!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福建检验检疫局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福建省代省长苏树林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争第一、创一流”,“人一之、我十之”讲得好,并且也是这样做的。海西需要检验检疫,离不开检验检疫的优质服务。我们从心里感到,有这样一支队伍,福建幸甚!企业幸甚!盼能继续努力,更有力地服务企业,更有力地管理队伍,更有力地出台各项措施,促进海西建设的全面大发展。
福建省原省长黄小晶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八闽党旗红 海西新跨越
——2011年福建检验检疫局工作实现开门红
俗话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福建检验检疫局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广泛融入到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各项工作中,继续瞄准“单项争第一、综合创一流,努力打造口岸业务强局和服务海西示范局”的总目标,突出“保安全、促发展、抓建设”三大任务,弘扬“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精神,认真贯彻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事业发展呈现出新气象、新气势,工作亮点频频,实现开门红。
2010年度福建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考评结果显示,福建检验检疫局以89.58的综合高分,居全省79个所有参评部门和行业的首位,也是所在司法和行政执法类别全省17个部门和行业的第一名。在中直驻闽机构中唯一被福建省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央纪委党风室先进联系点。
【亮点一】
精心组织 ECFA首班车准时出发
伴随着2011年新年的钟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1月1日一早,随着一声清脆的敲击声,首份盖着ECFA原产地专用章的原产地证书在福州诞生,证书编号为“H1135040A2230001”。这是福州耀隆化工集团公司申请签发的原产地证书,也是“ECFA”协议正式生效之后大陆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第一份ECFA证书。《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新闻媒体同时发布了这一动人消息。
为充分把握ECFA新机遇,进一步提升检验检疫服务闽台两岸经贸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福建检验检疫局还专门成立了实施ECFA检验检疫政策研究小组,组织研发了“ECFA原产地政策智能查询及应用服务系统”,为两岸进出口企业、原产地证签证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搭建方便快捷的ECFA原产地政策信息化服务平台。截至6月20日,福建局累计签发ECFA优惠原产地证书108份、401.79万美元,为企业减免关税约12万美元。
【亮点二】
先行先试 落实海西规划再发力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部署,支持和促进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开放,6月8~10日国家质检总局专门派出调研组,来闽就有关检验检疫政策措施进行实地调研。
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国家的战略重点。为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福建检验检疫局积极跟进实验区规划,加快建设平潭澳前客滚装码头检验检疫设施,认真落实平潭“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通关机制课题研究工作。今年5月,向国家质检总局呈送了《关于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相关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和政策措施的请示》,并引起重视。
同时,为打造陆地港服务内陆周边地区发展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形成海西绿色腹地物流集散中心,他们还先行先试出台多项措施,支持陆地港对外开放,赋予陆地港海港口岸功能。
【亮点三】
强化把关 口岸防控能力全国居前
福建是重点侨乡、对台前沿,尤其是海西建设晋升为国家战略后,双边贸易和人员往来不断增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福建局立足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持续优化口岸卫生查验模式,不断提高口岸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进入甲型H1N1流感后时期,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风险分析、分类管理”,对入境航空器、人员、携带物实施风险等级防控措施;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人、机、犬、视频监控”四位一体查验新模式,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网,形成严密有效的立体防控体系,全面提升了应急条件下口岸传染病的防控处置能力和常态下口岸传染病的发现和检出能力。
2009年,福建口岸发现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75例、2010年口岸发热及有可疑症状入境旅客检疫筛查率20.89人/10万、传染病确诊病例检出率1.84例/10万的工作基础上,今年1月至5月又取得发热及有可疑症状入境旅客检疫筛查率20.22人/10万、传染病确诊病例检出率5.39例/10万的好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系统前列,体现了不论是应急条件下或是常态下福州机场口岸卫生检疫模式和机制的先进性与把关的有效性。
【亮点四】
提升能力 动植物疫情截获率取得突破
福建是生态大省,森林覆盖率(63.1%)全国第一。为进一步提升植物检疫鉴定能力,特别是植物真菌、病毒检疫鉴定能力,福建检验检疫局强化人员培训,规范内部管理,整合检测资源,积极开验新项目和参加CNAS举办的能力验证活动,收集有害生物标本1000多号作为鉴定的参考工具;严格按ISO/IEC 17025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取样的针对性和送检项目的指向性,在得出可疑结果后请系统内权威专家复核,在疫情检出上从原来主要集中在昆虫、杂草和软体动物延伸到植物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各专业的全面突破。
今年以来,共截获进境植物有害生物489批次、2385种次,特别是以往检出频次较低的植物真菌、病毒的检疫鉴定能力显著提升,截获种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近三成,并实现首次截获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烟草环斑病毒、中对长小蠹和红角双棘长蠹等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新突破,为维护福建省林业、生态安全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亮点五】
通关提速 试行出口工业品验证管理模式
为加快通关放行速度,助推相关产业升级发展,福建检验检疫局发挥第三方机构部门对检验监管工作的辅助作用,积极开展出口工业品验证管理模式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抓体系。通过评估企业质管人员对体系的管理水平,验证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能力以及是否与检验监管要求相符。对验证合格的企业降低产品抽送检比例,促进企业牢固树立“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把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二是抓产品,以查验企业出口产品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检测报告为手段,验证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与国外标准技术法规的符合性,有证减免,无证加严,在充分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对周期性提供产品第三方机构检测报告的企业,降低抽送检比例,引导企业强化对自身产品质量自检自控的理念。三是抓自律。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和协调服务功能,由行业协会考核推荐,评定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内标杆、示范企业,制定实施“一厂一策”的帮扶措施,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鼓励自主品牌出口,以点带面,推进产业整体升级。
【亮点六】
健全机制 专项行动打出气势治出成效
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防结合、务求实效”工作思路,围绕国家质检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目标,出动执法人员8437人次,检查各类进出口企业2592家,检出不合格大宗出口商品98批,货值317.88万美元;查获假检验检疫证书27份,立案处罚两起,向公安机关报案16份。专项行动的开展,使企业诚信经营的意识得到了增强,促进了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视,健全了检验检疫部门保知打假的长效工作机制。
积极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国家加工食品质检中心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方案》、《出口食品生产备案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作业指导书》,进一步规范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管理工作,完成辖区全部出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清查工作,未发现存在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同时,积极应对日本核泄漏事件和台湾塑化剂污染事件。一方面,迅速出台帮扶企业措施,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并做好来自日本的交通工具、人员、集装箱、旅客行李、邮件、散货的放射性检测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出口饮料类、方便面、米线和指甲油、香水等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排查和监测把关工作。截至6月22日,完成140份进出口食品塑化剂检测,检出3批塑化剂不合格进口食品,占全国口岸检出不合格批次的60%。
【亮点七】
搭建平台 展示全国质检科技实力
6月18-20日,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举行。国家质检总局首次参与主办,并首次组织全国质检系统参与交易会各项活动,主办了以展示“十一五”质检科技项目成果为主要内容的“质检科技成果展”。福建检验检疫局认真承办,全国52个直属检验检疫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质检总局“四大院”积极参加,参展项目达260余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翔实、典型反映了近年来质检科技成果的特色和实绩,展示了质检科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质检科技成果展一经亮相,即成为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的一大亮点。“食品安全检测专用车”等一批质检科技成果,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成为媒体争相采访报道的焦点,被誉为惠及民众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参观者、洽谈者络绎不绝。同时,也接受了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及出席交易会开幕式的中外嘉宾、有关领导,全国质检系统科学管理工作会议全体代表的集中检阅,并获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作为一种成果转化的新尝试、科技发展的新思路和实力展示的新平台,此次成果展较好地展现了质检科技取得的成绩,推进了质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了质检科技在国家科技进步中的地位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亮点八】
增进交流 共同提升进出口食品质量
6月17日,福建检验检疫局与省外经贸厅联合举办“中欧食品安全政策及检测技术讲座”。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原省长黄小晶,福建省副省长张志南、倪岳峰会见演讲嘉宾,并肯定福建检验检疫局在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和促进中外检测方法接轨统一上所做的努力。全省重点出口食品企业及食品检测人员近200人出席讲座。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校长阿波特·戴克豪森博士,以及来自荷兰食品与消费品安全局、瓦格宁根大学,以及中国检科院、福建检验检疫局的有关专家、学者,就中欧食品安全政策及食品检测技术的进展,如“欧洲食品安全政策:从政府检验到生产者负责”、“进口控制”、“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与进展”、“参考实验室的作用和近期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饲料安全和质量保证的全球性计划”等进行了演讲。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政府均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的管理。但是,由于中外食品安全政策和检测技术差异,对我国食品企业食品出口贸易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举办本次讲座的目的,正在于消除因中外食品检测技术差异对福建省食品进出口贸易造成的壁垒,促进中外检测方法的接轨和统一,保障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的正常开展。
【亮点九】
培育品牌 让闽货走向世界
3月25-26日,福建检验检疫局与中国国门时报社、中国食品杂志社共同主办“2011中国外向型企业自主品牌案例巡讲首场报告会”。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葛志荣,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若虚,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北大现代企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赵琛等知名专家学者,重点就“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技术壁垒对中国进出口食品的影响及新对策”、“外向型企业国际竞争力与管理执行力,外向型企业品牌营销与文化营销”进行了演讲。全国9省市300名代表来到现场交流外向型企业自主品牌创建经验和案例。
多年来,我国涌现了大量的出口品牌产品,赢得了诸多国际荣誉。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和内贸市场相比,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地位还是远远不够的。报告会的举行,不仅是对出口品牌发展的进一步探讨,更是借机建立了“让全国外向型企业了解福建企业的典型经验”以及“让福建企业家了解其他省市企业优秀案例”的互动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不仅要与同行、与知名企业家进行对话,更要让它成为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亮点十】
夯实基础 启动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程序
今年3月,我国首个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程序试点工作在福建检验检疫局启动。专家指出,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我国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试剂盒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试剂盒市场管理,保证市场上流通的试剂盒性能指标满足相关要求,对于确保食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试剂盒是能完成一个特定实验的必需的试剂/器材的集合。但是,当前试剂盒的生产、销售及认证认可体制尚不完善,且其灵敏度,稳定性及假阴/阳性控制尚不能满足检测需要,采用试剂盒进行检测的公信度受到质疑。此次评价由国家认监委负责,福建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具体实施。将按照《商品化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评价制度研究》项目研究建立的评价规则和评价方法开展技术评价,重点针对食品专业行业标准中涉及的试剂盒进行。
今年初,由福建检验检疫局主持,国家认监委及湖南、广东检验检疫局参与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商品化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评价制度研究》通过鉴定。在实施过程中,该项目实现多方面创新:一是首次提出了针对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进行评价。二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基于使用情况的调查。三是首次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科学验证的试剂盒评价制度。四是首次制提出了针对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规定、实施规则、评价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的组织机构和评价过程流程图等完整的管理规程。五是首次建立了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的评价程序和全套质量指标,并建立了一个以试剂盒全套质量指标的评价方法或标准体系。
八闽党旗红,海西新跨越。福建检验检疫局局长高玉潮表示,将继续发挥各级党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创先争优,以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海西新一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