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并牵出蒙牛、伊利、光明等一系列大品牌,圣元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公众对国内乳制品日渐失去信心,纷纷转向国外乳制品,而国外知名品牌雀巢婴幼儿奶粉近日又被曝含有重金属砷,长期食用可加大致癌风险……
进出口乳制品的质量情况到底如何?
严格进口乳品检验检疫
来自上海检验检疫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口岸乳品进口共计5243批次,重量达238653.68吨,金额为111594.33万美元,合格率为97%以上。进口乳品按类别主要分为乳粉、液态乳、乳清粉和乳清蛋白、奶油、干酪、婴儿配方粉和婴儿食品共计七大类,其中乳粉和婴幼儿奶粉是2010年进口量最大的两类乳品,婴幼儿配方粉进口货值占乳品总额的39.87%。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为新西兰、新加波、澳大利亚、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进口货值计)。
尽管进口乳品的合格率达到97%,但是发现的不合格问题并不容小觑。
2010年,该局检出的不合格进口乳品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项目不合格问题。特别是干酪类产品中微生物检测不合格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进口乳品中,干酪类产品占干酪全年不合格总批次的82.76%,而霉菌、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等是造成干酪产品不合格的主要项目。其中,霉菌是造成干酪变质最重要因素之一,经常出现在干酪表面的裂纹和小孔内。一般来说,含水量越高的干酪,例如软干酪和奶油干酪,越是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腐败变质。即使在低温贮存条件下,干酪中的酸值也不足以抵制霉菌的生长。因此,一些货架期短的干酪,若在运输途中,温度又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就容易造成霉菌及酵母菌繁殖。
促进乳制品出口
2010年上海地区出口乳品和含乳食品702批、9629.5吨、货值2985.1万美元,主要有固体饮料、糖果巧克力、饼干、稀奶油等,未发生一起国外不合格通报。
为进一步加强出口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检验监管工作,2010年上海检验检疫局先后三次组织对上海地区出口乳品和含乳食品生产企业的专项执法检查,出动500多人次对所有37家出口企业进行了反复清查,监督和指导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将每批乳原料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三聚氰胺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放生产。同时加强对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控制,确保出口乳品和含乳食品符合输入国家或地区要求。清查、检验工作中均未发现三聚氰胺问题,所有37家企业均与上海检验检疫局签订了承诺书,承诺不存有、不使用、不经营问题乳粉。
值得一提的是,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上海口岸乳制品出口大幅萎缩,截至目前,只有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出口乳制品。经过两年的谈判,2010年初,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与韩国三一公司达成了年出口1000吨价值近3000万元稀奶油的贸易合同。
而为了让稀奶油顺利出口,上海检验检疫局积极推出“一企一策”服务举措,通过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该局把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前置,从产品生产的源头抓起。工作人员深入到稀奶油的原料基地——奶牛场,详细查看奶牛的饲料供应情况、病牛的用药情况等,确保生产原料的合格;企业每一批次原料鲜奶加工前都要进行验收检测,向检验检疫部门提供报检资料的同时提供产品批次清单及所有涉及到的原料的检测合格报告;对出口稀奶油产品依据韩国国标中的微生物项目实施批批检验,合格后予以放行,对产品中的重金属、添加剂、抗生素等指标作同步监控;实行出口产品留样制度,该企业产品出口至韩国后主要用于工业加工而非用于市场销售,一旦出现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可以百分之百召回。出口一年来,从未发生产品被查出不合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