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构筑“防火墙”
——浅析基层质监部门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提 要
基层质监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需要确立精确精准、共管共担的监管思维,建立“一所三员”、“一纵三横”相结合的新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能够推动形成以乡镇政府为主导,基层质监所为基础,质监“三员”为网络、监管责任为纽带、制度规则为保障的食品安全监管大格局,真正形成“纵横交错、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监管体系。
近期,瘦肉精、染色馒头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质监部门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监管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不仅是赋予质监部门的工作职能,更是职责所系、使命使然。但是目前基层(县级)质监部门在从事监管和执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如难点、热点问题多,监管任务重,工作对象综合素质相对薄弱,特别是监管职能深化与监管人员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
5月15日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构架广覆盖的监管格局,消除死角盲点。这一指示,为基层(县级)质监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建立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一个健全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能够有效确保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整改,预防和杜绝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解决“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矛盾,从源头抓好质量。
对于基层(县级)质监部门而言,要建立健全基层监管网络,需要摆脱粗放模糊的思维方式,确立精确精准的监管思维;摆脱大包大揽,确立共管共担的监管思维。而建立“一所三员”、“一纵三横”相结合的新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无疑是完善基层(县级)质监监管网络的有效途径。该网络体系,能够推动形成以乡镇政府为主导、基层质监所为基础、质监“三员”为网络、监管责任为纽带、制度规则为保障的食品安全监管大格局,真正形成“纵横交错、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监管体系。可以预见,该体系的建立,将彻底改变以往由县级质监局业务科室一条线监管的模式,确立基层质监所分块监督管理、业务部门纵向督导配合的“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监管模式。在该体系的作用下,还可以此强化部门与部门、部门与镇(街道)之间的联系,协同配合,打出了食品安全监管“组合拳”。
建立“一所三员”、“一纵三横”相结合的新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具体来说,是要做好两项工作:
一要建立“一所三员”网格体系。县级质监部门要立足监管重心下移、服务关口前移,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相对集中的乡镇建立基层质监所。质监所按就近原则对邻近2~3个乡镇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分片,形成块状监管。同时,积极争取各乡镇政府的配合,建立乡镇专职质量监管员队伍,每个乡镇配备1名,负责全镇食品企业的巡查组织工作;在每个行政村确定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负责全村所有食品加工企业的巡查;在全县每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确定1名食品质量安全员,负责对本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把关。
二要建立“一纵三横”监管机制。“一纵”是指探索建立县级局食品监督管理科与基层质监所联合对食品安全进行巡查的机制。食管科分别与各个基层质监所制定联合巡查计划,指派监管人员与基层质监所联合开展巡查,在联合巡查中,完成行政科室对基层质监所的监管新要求传达,基层质监所完成巡查中发现疑难问题的请示。同时,每周一次就巡查情况进行交流、汇总和分析。能有效避免“巡而不查,巡查无果”、“管到的看不到、看到的管不到”的现象。“一横”是指针对辖区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责任区域划分落实至基层质监所,明确安全监管责任,形成以各质监所管辖区域为责任片区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二横”是指建立基层质监所与乡镇其他“七站八所”(环保所、安监站、土管所等)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和定期交流新机制,每月基层质监所定期与乡镇其他“七站八所”开展联合检查,及时交流解决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充分借助综合监管资源及信息,为我所用,借力监管。“三横”是指建立各基层质监所与乡镇质监员、村质监协管员、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三员”信息定期交流协作机制,定期通过电话、短信、QQ等方式进行质量安全信息交流,“三员”汇报收集的信息,基层质监所传达上级监管新要求。
(作者为浙江省嘉善县质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