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由我国承担制定的国际标准仅有15项,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已成为我国标准化发展发展的战略之策。2004年由基础标准化研究所提交的三项国际标准新提案获准通过,这是中国术语标准化走向国际的开篇之作。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基础标准化研究所就瞄准了在国际上具有挑战意义的计算机辅助术语方面的研究,在多语言数据库建设、语言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把这些成果通过论文、报告等形式及时地介绍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得到了国际术语界的广泛认可。由于我国在上述术语标准化领域取得的成绩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使用价值,为此,在今年8月在巴黎召开的ISO/TC37年会上,由中国提交的有关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三项国际标准提案全部获准通过,这三项国际标准分别是:
术语数据的评价和基准(Evaluation and Benchmarking of Terminology Data Holdings);
自然语言处理用词典的表示方案(NLP Lexical Representation Scheme);
拉丁形式汉语(拼音)词语的切分(Word Segmentation of Chinese in Romanized Form(pin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