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纳入政绩考核”真正成为“杀手锏”,就要以实际结果来取信于民!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来不得半点“水分”与“面子”!无数血与泪的事例告诉执政者:谁把食品安全政绩考核当作形式,人民就要把这样的“官”打入“冷宫”,即使一时“不能拿他怎么样”,至少心目中会这样认为,这样日积月累的结果是非常危险的,丧失的不仅是一些人的生命,也是党与政府的形象,更是宝贵的民心!
日前全国范围内已全面展开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党和政府多举措全方位推进整治工作。应该说,我国在食品安全上的法律法规非常多:20多部法律、近40部行政法规、150多部部门规章。今年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又新增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首次对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人员的渎职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特别4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那次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史上最严厉的食品安全重典治乱”的讲话,对食品安全举起了“正义之剑”。但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问题却出在执行环节。此次把食品安全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无疑是釜底抽薪之策。在政绩调动一切的当下,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绩考核,意味着与地方官员利益挂钩,与官员自己的官帽密切关联,以后无论是经费投入上,还是工作力度上都会得到一定加强。各级政府和官员必定自觉地把食品安全放在心头,抓在手上;那些“养鱼执法”式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才会逐步得到杜绝。
因为食品监管是个系统工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容易前功尽弃,只要有一个部门不努力就有空子可钻,所以怎样让“一把手”来把好总关、负好总责,显然势在必行。俗话说“工作难、工作难,抓好一把手就不难!”只要“危及”他的官帽、地位,即使让“一把手”负总责的事情不少,同样是政绩考核的内容也不少,只要“一把手”抓、抓好“一把手”,把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就会“制造出”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也才会真正成为其“杀手锏”!虽然“纳入政绩考核”仍是上级领导在考核,社会公众对于考核模式、考核程序以及各种考核细节,都无法得知,无从参与,特别在我国“会议中落实、数字中发展”的传统行政模式中,考核有时难免沦为形式主义,但只要让级级“一把手”对食品安全“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一定会抓出成效,体现民意,食品安全这种关乎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才会有真正解决好的一天。
当然,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只是一个硬手段,也不是灵丹妙药,关键就在于如何用好这一招。如何把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监管权力集中起来,变多头管理为集中管理,将十几条“枪”换成一门“炮”,对官员形成倒逼压力,是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食品是一个流通的过程,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直到销售,往往是横跨几个行政区域的事情,万一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各部门间的互相推诿演变为一把手之间的相互卸责,值得警惕。在民意对官员考核内容与方法失语、官员只需对上负责的前提下,食品安全的政绩考核会不会也成为上演瞒报、作假的戏码?我看只要创造条件让媒体与民众来参与,变部门监督为全民监督,树立“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意识,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早日形成人民监督的“汪洋大海”,再“坚不可摧”的“敌舰”,也会暴露在人民雪亮的眼睛之下,被人民的巨手击得粉粹!那时,才是真正地维护了人民的“天”,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否则,就是失职,就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