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愈发关注,食品添加剂问题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针对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专项行动,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看得重、抓得实、管得严、打得狠”的12字总体要求,并明确重点任务和重点环节,即: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管;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监管;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监管制度。
食品添加剂监管一直是江苏检验检疫局维护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该局创新监管思路和监管方式,在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方面形式突出,特色鲜明,形成了一套富有成效的长效监管机制。
江苏现有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962家,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备案基地800多个。
“以往我们无法及时掌握企业实际使用添加剂的动态信息,而现在,我们的监管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进行实时监管”,指着电脑屏幕上正在运行的远程监控电子平台,该局食品监管处处长陈忘名说:“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就能及时掌握企业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做到出口食品企业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防、早处置。”
2008年5月,该局自主研发了“出口食品生产关键环节远程实时监控及质量追溯系统”电子化监管平台,并于2010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对出口食品原料备案基地进行GPS定位,自动测量面积,要求基地所用的农业化学投入品全录入,全审核,对基地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实施全程监管,同时,该系统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原辅料、添加剂的出入库、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记录、跟踪和核销,检验人员可对照食品企业的原辅料、添加剂备案信息进行回溯检查,从而杜绝了企业不实申报行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源头监管和远程动态管理。
在食品安全长期监管过程中,该局不断探索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先后组建起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质量安全社会监督员和企业质量安全监督员三支队伍,分别由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和进出口食品企业员工组成。近年来,三支队伍相互协作,在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消除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负责整理、分析和报送收集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社会监督员与指定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单线联系,提供“情报”。企业监督员则主要发挥同行之间的监督功能,提供企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信息。
2010年以来,江苏检验检疫局共聘请社会监督员169人,收集信息200多条。通过社会监督员,该局严厉打击了某草莓种植基地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成功查处了一批外地流入江苏并试图申报出口的不合格保鲜大葱。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既有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又有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环节。既涉及检验、认证、监管、检测等检验检疫内部职能部门,又涉及质监、工商、食药、农业、渔业、商务等相关主管部门。
根据食品安全工作特点,江苏检验检疫局注重加强内外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早在2009年,该局就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所列内容,联合相关部门,对重点品种进行专项抽样检测,验证是否添加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两年来,除日常检验外,江苏检验检疫局完成出口食品风险物质监测样品有3500多个,监测项目21000多项次,及时防范出口食品风险,有效维护了“中国制造”的声誉;完成进口食品风险物质监测样品1500多个,监测项目5200多项次,发现不合格进口食品682批,退运和销毁32批。
新形势下,该局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决策部署,争科学监管之先,创食品安全之优。结合食品进出口实际情况,该局出台六项措施,将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推向深入:一是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翔实的行动方案;二是进一步摸清本地区各类进出口食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情况,排查监管薄弱环节;三是制定并落实风险监测方案,强化明察暗访、飞行检查等手段,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体系;四是加强管理,积极开展走访、培训和宣传活动,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五是建立健全进出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评价准则和评价程序;六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全产业链”监管和全面整治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