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道德是和大家息息相关的,也是一直被人们关注的话题。最近这个话题再度被广泛关注,缘起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座谈中直指“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越来越不让人放心的餐桌,让普通百姓切实感受到了中国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严峻现实。信用缺失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远远不是损失一些金钱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与人之间丧失信任感。道德的滑坡和低劣的质量形成了一个“社会互害链条”,这个链条几乎会将每个人都纳入一个互相伤害的社会体系,每个人在伤害别人的同时,又受到别人的伤害。质量,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种“程度”是被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组织需求等各方面明确规定的,也是必须履行的。然而,当产品质量已不再受这种“程度”规定的约束,甚至堕落到低于法律的底线了,我们不得已把质量与道德底线放在一起讨论时,不能不说是当下这个时代的悲剧。
伴随物质发展和现代化的来临,竞争充斥社会各个角落,更多的时候质量、利益与道德演变成了一场一场的博弈。当一个社会摒弃了道德,只剩下利益的角逐时,最后终将自食恶果,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背伦理道德行为的最后结局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利益追逐中,道德显现出的力量是柔弱的,因其不具备强制性。因此除了脆弱的道德,在现实社会中,还需要运行着大量的法律、法则、义务、职责等指导维系着整个社会尽可能向更好地方向发展,使社会中的成员们能够和谐共存。只有法律站稳了阵脚,道德才不至于在利益面前无限后退,道德的底线也只能是法律。
在痛斥恶劣质量安全事件和批判道德滑坡现象时,人们总是愿意以一个被害者的身份出现,常叹世风日下,却鲜有人自省。如果说我们希望这个世界要做出改变的话,我们就需要去直面而不是去回避,唯有这样,我们整个社会才会有改变的机会。当然,对于每个人而言,道德水准不能一概而论。从毫无良知到高尚的每个区间里,都分布着不同数量的人群。“你可以不高尚,但是绝不能无耻”,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要做到这个要求,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最起码要诚实守信,不要做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要是再慷慨一点的话,还可以助人为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高道德素质,身教要重于言传,为官当学张云泉、杨善州,经商要像陈光标、曹德旺,盖楼应比汉龙样。“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以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这充分显示了道德人格的巨大感召力。在此意义上,道德的力量又是最强大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朱基总理冲冠一怒为决口的长江大堤,温家宝总理拍案痛斥的是食品质量,虽然事件不同,但与之关联的都是质量与道德,前后两任总理牵挂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究竟要拿什么来拯救?还是借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作者单位:莱州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