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绵阳市质监系统“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破碎山河上的新画卷
 

  那一刻,地动山摇,天昏地暗,江河呜咽,生离死别。
 

  这3年,披肝沥胆,艰苦卓绝,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在“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回首这3年,让人感叹灾难无情,也让人感动大爱无疆;让人惊叹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人敬佩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人们的坚毅与智慧。
 

  国殇——川人的伤痛记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8.0级的地震瞬间摧毁了人们的家园,无数人惊恐奔逃,还有无数人永远失去了生命。在这场大灾难中,绵阳市质监系统也未能幸免,灾难造成了巨大损失:3名质监职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多人受伤;全市质监系统办公设备、检测设备损毁严重,办公检测用房受损面积共计21680平方米,其中北川局办公、检测用房全毁,江油、梓潼、盐亭、安县、平武县检测办公用房均被鉴定为危房,无法进驻办公,绵阳市质监局机关办公大楼因遭受大地震破坏,均全部从办公地撤出;全市质监系统职工住房损毁15396.81平方米,全市质监系统因灾受损金额总计为3508.94万元。这次灾难对基础薄、底子差的绵阳市质监系统而言,无疑是极大的重创,而北川、平武、安县、江油4个极重灾区质监系统遭受的毁灭性打击,更使绵阳市质监系统雪上加霜。
 

  支援——来自八方的无疆大爱
 

  天灾难以避免,但工作不能耽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绵阳市质监局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既要清点受灾情况,又要积极开展自救;既要维系日常的工作,又要面对不时袭来的余震威胁。人手不够,就轮流换班;物资短缺,就咬牙坚持。尽管付出百般努力,绵阳市质监局的工作仍举步维艰。
 

  血浓于水,凝聚着手足深情;大爱无疆,传递着同胞真爱。在绵阳市质监局最困难的时候,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各兄弟质监系统纷纷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在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总局支树平局长和多位总局领导数次莅临四川、深入绵阳灾区视察指导,看望慰问干部职工,给处于困境中的绵阳质监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和物资支持。而四川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和省局领导们更是在地震发生当晚连夜派人给绵阳局送去了鸡蛋、包子等食品,解决了他们停水停电后的燃眉之急。在度过了一个紧张的不眠之夜后,刘云夏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奔北川灾区,开始了与灾区质监人同呼吸、共命运的并肩战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全国各地及全国质检系统的救灾物资不断涌入绵阳,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大大缓解了绵阳质监局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对口援建绵阳的山东、辽宁、河南、河北4省质监系统心系灾区,第一时间派来了优秀干部奔赴绵阳支持工作,并为绵阳4个极重灾县局捐赠了价值600多万元的资金、设备和救灾物质。山东、辽宁、河南、河北4省的质监系统先后派出了12名优秀干部,迅速奔赴绵阳地区北川、安县、平武、江油4个极重灾区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职援建。在半年的挂职援建中,他们查看灾情,看望慰问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乡镇、企业和灾区群众的家里了解情况,开展座谈,克服重重困难,很快进入角色,融入绵阳质监这个集体,迅速摸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架起援建的友谊桥梁。
 

  灾难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困难面前,全国质监守望相助。来自全国质监系统的手足同胞,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为绵阳质监事业的恢复重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奋进——在崎岖中艰难前行
 

  灾后恢复重建的道路艰难而漫长,在这个困难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既是领路人,又是主心骨。在灾难刚刚发生后,绵阳市质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就迅速行动,组织全市质监系统千方百计抢险救人,千方百计挽回财产损失,千方百计稳定职工情绪,安置受灾群众和职工,努力把质监系统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地震发生后仅两个月,绵阳市质监局的领导班子就着手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2008年7月,该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毕天赤任组长,全体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和各县市区质监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绵阳质监局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从此踏上了对绵阳质监系统有着深远意义的3年重建路。
 

  重建伊始,面对满目疮痍的城乡大地和千头万绪的重建工作,绵阳市质监局党组成员充分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灾后特种设备、食品质量安全和灾后重建建材质量保驾护航。“身先士卒”、“事必躬亲”,这些词语成了绵阳市质监系统领导班子的真实写照。灾后重建战线长、任务重,困难多,但是没有一个领导抱怨退缩。从因地制宜制定灾后重建的策略,到实地检查灾后重建的实施情况;从不断完善绵阳质监队伍的建设,到将质监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绵阳市质监局领导干部的身影。
 

  这3年,有无数的辛酸难以释怀,也有无数的感动催人奋进。在毕天赤的带领下,绵阳市质监系统自上而下,全身心投入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在这3年中,有过委屈,也有过踟蹰。委屈时,领导班子的成员带头上,以实际行动彰显一名质监人直面困难的勇气;踟蹰时,大家冷静思考,积极反思,不断寻求灾后重建工作的新突破。
 

  3年的灾后重建,不分年龄,无论是两鬓斑白的老职工,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在灾后重建这场特殊的战役中,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3年的灾后重建,不分职务,绵阳质监系统的每一名职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付出。作为地震重灾区的绵阳,灾后重建任务格外繁重,绵阳市质监局作为职能单位,不仅要搞好系统自身的重建工作,更要为整个灾区的灾后重建质量保驾护航。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也不知有多少个周末,全系统发挥了“白+黑”、“5+2”的精神,下定决心要将3年重建任务提前完成。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绵阳市质监系统涌现出大批优秀人物。他们有的驻扎在受灾最严重的基层,与灾民同吃同住,齐心协力,重建家园;有的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为父母尽孝,为孩子尽责的机会,一心扑在工作中。灾后重建的各方面,如食品、建材、特种设备、标准化工作,都与质监系统的工作息息相关,在这些领域,绵阳市质监人以百分百的热情,以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工作中。在灾后重建中,绵阳市质监局所付出的努力,人民看得到,所作出的贡献,人民也看得到。为了加快灾后绵阳发展振兴、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绵阳市政府表彰了一批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绵阳市质监局的支冲、岳宝、李文田三名职工,荣获“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获得“绵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责任——为灾后重建保驾护航
 

  3年灾后重建,绵阳质监人跨越灾难,奋斗不已。在重建过程中,绵阳质监人用自己的默默付出,为灾后重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汇合众人的力量,那便是一股滚滚的洪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绵阳质监人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为灾后重建的产品质量牢牢把关,筑起了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安全的三道钢铁大门。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一直是绵阳质监工作的重心。3年来,绵阳市质监系统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大整治,从食品生产源头入手,把好从企业到消费者的每一个关口,着力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织密保障老百姓食品安全的网。绵阳市质监局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开展了重点食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和重大节日热销食品专项执法打假活动,并通过开展乳制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召开绵阳市食品生产企业座谈会和深入乳制品企业检查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组织生产,合法经营。
 

  在灾后重建中,特种设备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灾后重建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检测人员很多时候就吃住在工地。为保证特种设备的长治久安,质监部门大力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加大基础工作力度,加大了对非法生产、使用特种设备的打击力度,减少了安全隐患。
 

  “5.12”大地震后,百废待兴。在祖国和同胞的援助下,灾区人民纷纷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由于灾后重建的需要,大量建材涌入市场,一大批新建企业不断成立。一时间,灾后重建的现场显得热闹非凡,同时良莠不齐的产品质量也成了灾后重建的一个隐患。经历过大地震的洗礼,灾区人民对产品的质量格外关注。灾区人民对于质量合格产品的需求拷问着质监人的良心,同时也考验着绵阳市质监局的监管水平。根据四川省质监局的总体规划,绵阳市质监局通过宣传指导、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落实监管责任、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加大抽查频次、实施不合格产品召回、加大执法打假力度等多项措施严把灾后重建建材质量关。在受灾最为严重的北川,绵阳质监局建立了“绵阳市质检所北川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检站”,实行统一管理,主要承担北川、安县等县灾后重建建筑用砖、钢筋、混泥土、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等建材产品的检测。3年来,北川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检站共免费为受灾群众检测建材产品1520批次。
 

  针对灾后重建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红砖和水泥,绵阳市质监局对全市550多家建筑用砖企业和数十家水泥生产企业实行一月一抽检。为了让群众更直观、更明了红砖的几何尺寸,工作人员还深入各乡村,将价值21000元的3600把检测尺送给灾区受灾群众和各红砖生产企业,为灾后重建建筑用砖质量送去了定心丸。在了解到三台县15户农户购买的水泥存在质量问题时,绵阳市质监局牵头,会同工商、建设、经贸等部门联合开展调查,为灾区群众挽回损失70万元。
 

  群众的生活有了保障,但是怎样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优势,服务于群众的生产,这又成了绵阳市质监局考虑的问题。经济要发展,质量要先行。围绕国家质检总局和四川省质监局工作重点,该局扎实有效地推进产品质量宏观管理,进一步提高质量总体水平。在重点产品专项整治、品牌培育、标准化创新以及计量、认证、特种设备监管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全面提升了全市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绵阳市质监局成功培育了涪城麦冬、江油附子、北川苔子茶、北川米黄大理石、北川花魔芋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辉煌——三年跨越二十年
 

  灾后重建,普通意义上建筑的重建或许并不困难,但系统的完善和人心的重建,却是一项规模难以想象的工程。恢复重建不能是简单复制过去,应该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可以说,“重建”本身,就是一种多方位的承载。绵阳质监人的“灾后重建”,不仅是抓好服务,同时还狠抓自身队伍的建设。
 

  2010年,通过全市质监系统两年多来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共同努力,绵阳全市的市场服务恢复重建体系、灾后重建市场监管体系、质监检测服务机构体系三大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通过积极努力,《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列入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国家级电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筹建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专门出台文件明确市级相关部门责任;绵阳市质监局在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中聘请了首批38名资深专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库,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消费者代表、新闻媒体、产品质量义务监督员的作用,通过邀请他们参加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参观市县技术机构,让社会各界人士认识质监、宣传质监、关心支持质监,请他们为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出谋划策;紧紧围绕“抓提升、提水平”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技术机构检测能力。
 

  2010年,绵阳质监系统深入贯彻四川省质监局检测工作整顿现场会议精神,突出“四抓”,强力推进“检测工作整顿”工作,坚持灾后重建严格标准,抓整改,通过严格自查、开门整顿、认真整改三个步骤,切实做到整改内容、整改要求、整改时间、责任人“四落实”。市级质监局所属的市质检所、市计量测试所、特检所、纤维检验所4个技术机构,共投入389万元用于设备添置、实验室改造、文化建设。其中,设备投入242万元,新添置各类设备110台(套)。全市技术机构的健康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坚持规范管理,抓体系。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全面修订了体系文件。各技术机构新编各种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原始记录表格、修订各种制度达6大类800余个(份)。
 

  坚持有效运行,抓执行。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全员宣贯体系文件、实行不定期抽查等措施,全市技术机构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绵阳市特检所李国在省局组织的“质监发展 青年当先”无损检测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四川省无损检测最佳业务技能奖,市质检所赵航在全省化工岗位检验员大比武中获操作技能二等奖,市特监所付建川、市质检所赵强在全国质检系统技能大比武预选赛中分别获得特种设备专业、食品检测专业第一名。
 

  坚持科技创新,抓项目。国家电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得到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复,已全面进入筹建阶段。绵阳市质检所首次申报的《蜂花食用安全性研究及监测》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绵阳市特检所申报的《CNG气瓶动态载荷检测与疲劳可靠性设计研究》科研项目作为市科技局谨慎筛选的16个项目之一,已通过四川省科技厅审批,并获得10万元项目经费。绵阳市质监局出台了《技术机构科研发展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提供了科研的资金保障,提高了技术人员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新生——用不屈书写传奇

 

  从废墟中走来,人们用不屈书写着传奇。每一天,人们的生活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我们回首遥望灾难,不难发现,奇迹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3年前,当人们守着成为废墟的家园时,没有人会想到短短3年后,在废墟上,全新的家园重新屹立,人们的生活呈跳跃式发展。
 

  在地震中,北川质监局办公、检测用房全部损毁;江油、梓潼、盐亭、安县、平武检测办公用房均为危房,无法进驻办公;市局机关办公大楼因遭受大地震破坏,均全部从办公地撤出。绵阳市质监系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可是在3年后,这些损失却成了推动绵阳市质监系统整体发展的催化剂。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绵阳市质监局共投入1452万元,对绵阳市质监局、下属区、县质监局和直属单位的办公楼进行维修加固和恢复重建。
 

  2009年3月,梓潼质监局经过不到一年的艰苦努力,一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
 

  2009年9月,江油质监局1497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全面竣工,在江油各职能部门中最先投入使用。2010年6月,江油质监局检测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9年9月9日,绵阳市涪城质监局、游仙质监局办公楼灾后重建工程达到验收标准,质量合格。
 

  2009年10月,绵阳市质监局房屋加固9785平方米全面完工。同时,安县质监局房屋加固1450平方米、三台质监局房屋加固2471平方米的投资项目工程全面完成。
 

  2011年2月,平武质监局1035平方米办公楼封顶,目前正在装修。
 

  2011年3月,位于北川新县城永昌镇的855平方米的质监综合行政办公大楼封顶,目前已进入装修、装饰阶段,确保“七·一”建党90周年前竣工使用。
 

  一组组数据就像一句句响亮的口号,传达着对在灾后重建中给予绵阳质监无私援助的八方质监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在向世人表明,在灾难面前,绵阳人不屈服!绵阳质监人不屈服!
 

  历尽劫波山河在,跨越灾难志更坚。3年来,“感恩奋进”成为绵阳这片热土上最动人的词汇,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已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每一次历史的灾难都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经历过这不平常的3年,绵阳市质监系统得到了质的飞跃。经历苦难,他们从悲壮走向豪迈;放眼未来,他们将从平凡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戴剑 王思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