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2日, 由国家认监委、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联合举办的中美食品防护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出口食品企业、研究机构、认证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方面的100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据了解,“9•11”事件后,美国意识到食品受到恐怖袭击是食品安全领域的新挑战,针对人为故意污染食品的问题,率先提出了食品防护战略加以应对。美国农业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相继制定了多个自愿性的食品防护实施指南,指导食品企业建立实施食品防护计划,并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培训和推广工作。2011年1月新发布的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提出了食品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预防食品遭故意污染,我国对美国出口的食品企业也需符合该要求。
由于中美国情不同,食品防护重点也有所区别。美国重点预防食品恐怖袭击和员工故意破坏。中国由于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市场机制不完善,食品生产发展不平衡,预防重点是不法从业者追求不当利益,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业潜规则”问题。
国家认监委从2003年起,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学习美国经验,共为9700多名食品企业人员举办食品防护培训。指导6000家出口食品企业、120家供北京奥运会食品企业、79家供上海世博会食品企业建立实施了食品防护计划。2010年11月,国家认监委组织制订的我国首个食品企业食品防护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从2011年5月1日起实施。
人为故意污染食品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单纯由食品企业实施食品防护无法根本解决。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监管部门各司其责,因此,应对措施需要多管齐下,一是像电脑系统打补丁一样,企业给现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打上食品防护的“补丁”,一厂一策; 二是地方政府实行农产品、食品化学投入品的区域化管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三是监管部门组织建立非传统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交流平台,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进行预警,内行介入,主动研究,及时披露,动态监控;四是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行业自身的自律和管理功能。
此次中美食品防护研讨会,有助于中美双方监管部门、企业界等交流学习经验,提高预防食品故意污染的水平。除北京外,中美食品防护研讨活动还将在广州和上海举行。5月10日,美国农业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驻华使馆、国家认监委、卫生部、食药局、农业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方面的代表和专家还举行了专门的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