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追记中国特检院优秀专家、共产党员左尚志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图为左尚志2007年参加燕山石化大检修时的工作照。
 

  大洋彼岸的一次出差,竟成了39岁的他与家人、同事的永诀。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以时间为计算单位;一个人的生命宽度,以贡献为价值内涵。人们或许无法选择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主宰生命的宽度。是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还是对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
 

  作为全国质检系统队伍中的一员,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他,但正是他11年来的无私奉献、锐意进取,解决了诸多长期困扰政府安全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的瓶颈性技术难题,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宽度得到了拓展。他就是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研究开发部副主任兼材料与失效分析研究室主任、共产党员左尚志。
 

  他在如此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是怎样创造出令人起敬的生命宽度的?
 

  生命的宽度,决定于目标的锁定
 

  把个人的前途自觉地同社会的需求捆在一起,人生的坐标上,就清晰地显示出个体活动的社会价值,一个人心里有了这样的方向,即便是满脚泥泞,也可以满眼旖旎。
 

  北京时间2010年9月4日深夜,急促的手机铃声将刚刚入睡的中国特检院院长林树青惊醒:“林院长,小左意外溺水,正在抢救。”这个来自美国的声音在黑夜里显得异常清晰。
 

  “不会有事的,他肯定能挺过来。”林树青虽然不断地安慰着对方,也安慰着自己,但一种不祥的预感却慢慢袭来。
 

  9月5日3时40分,左尚志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留有许多梦想、希望和爱的世界。
 

  所有得知这一消息的人,脑海里跳出的几乎是同样的词——痛惜。过往共同工作、生活的一幕幕浮现在大家的脑海。
 

  1999年,时任中国特检院总工程师的陈钢,看好刚引进来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专业的博士左尚志。“他的博士论文《在用压力管道可靠性安全评估及安全等级评定技术研究》很具有开创性,围绕材料、缺陷、使用、受力等13个因素展开研究,以前还没有人做得这么细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左尚志的副博导张峥,拿出收藏在书橱里的博士论文稿,依然感慨良多。正是这篇出色的论文,让陈钢看到了左尚志的潜质,随后就把他吸收到了“九五”科技攻关专题小组里。左尚志成了这个课题组里最年轻的成员。2000年,加入课题组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左尚志对管道结构失效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役工业压力管道安全状况等级评定推荐方法》,被专家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令左尚志没想到的是,这次的课题竟让研究材料的他,与特种设备风险评估结下不解之缘。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材料学科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左尚志最初的志向也在于材料。但是我国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的安全现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迫切性,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2000年时,我国城市化已驶上快车道,城市在摊大,管道在蔓延,危险也在迫近。各类城市燃气管道总长度已经超过了89473公里,但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技术滞后,不断扩大和延伸的管网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部分大中城市先后发生的多起埋地燃气管道事故,为安全监察工作敲响了警钟。而那时,国内外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在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相对比较薄弱,种种难题亟待破解。
 

  2001年,中国特检院把“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及工业特殊承压设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01专题负责人的重担,交给了左尚志,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开创性的课题。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敢于面对时代和社会赋予的“课题”,在困难和严峻形势下有所担当,这样的人才是过硬的“材料”。这个道理左尚志不是一下子就领悟的,但他勇敢地选择并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路。
 

  一项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繁复与艰巨,外人是无法体会的,大量数据的采集、爬梳和琐细的工作难以详述。每一个科研难题的破解,意味着一个技术沟壑的翻越。左尚志在科研攻关中创造价值,在艰苦磨砺中完善自我,在一个又一个“课题”中寻找答案,也在这个过程中锁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
 

  压力管道部主任何仁洋清晰地记得,2002年至2004年两年的时间里,左尚志跑遍了全国十几个城市,组织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各地埋地燃气管道的运行情况。他常说:“第一手的资料必须亲自获得。”在具有典型性的天津市,五六天时间里,踽踽而行的他,沿着管线走了100多公里,进行实地勘察并记录数据。在燕山石化公司,他每天清晨出发换乘几趟公交车到达后,立即进入厂区,趴在管道上定位、拉尺、记录,一直到下午4点再乘坐班车回到城里,到家时天已经全黑了。
 

  为了使定量分析尽可能地翔实、科学,左尚志和同事前往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搜集了30多个城市的埋地燃气管道的数据。他还亲自设计了近千份的调查问卷表,每一张表上开列着几百个问题。随后,他又把对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加以整理、归纳、审核、辨析。面对浩瀚、冰冷、孤立的数据,他用智慧吞吐消化,融会贯通成了4大类涉及138个要素的《城市埋地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被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而当时,国内一般的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最多只涉及30个要素。此外,他还提交了城市埋地燃气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风险评估基础工具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
 

  “那段时间,他每次到我这里来探讨项目的进展情况时,总是夹着不同的计算机方面的书。”既是老师又是合作伙伴的张峥回忆说,“小左是做事极认真的人,凡是与项目有关的东西他都要学,而书里的任何错误他都无法容忍。”在一本891页的《Windows NT Server 4从入门到精通(第六版)》书上,随手翻两页便能看到左尚志用橡皮擦和黑笔涂改的文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前些年,他在翻译一本美国关于风险评估的资料时,发现了多处错误,便用小刀一点一点刮下来,再重新写上正确的数据。”他的同事对这个细节记忆犹新。
 

  左尚志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的较真儿正是敬业的体现;左尚志是一个一心只有研究工作的人,做起事来不分分内分外,谁遇到了难题第一个想起的准是他。
 

  “可以说,没有左尚志,就没有我们压力管道部的今天,一半的功劳都来自于他。”何仁洋深情地回忆,2003年开始,在手上还有“十五”课题的情况下,左尚志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到上海、天津等地调研,帮助压力管道部建立了埋地钢质管道安全评定技术体系、合于使用技术评价体系等,并原原本本地传授给了检验技术人员,为中国特检院开展压力管道检验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国特检院上上下下,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任务交给左尚志,我们就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了,他肯定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高度的责任感让他赢得了信任,也赢得了尊重。
 

  生命的宽度,来自于对事业的坚守
 

  有志者,事竟成,多成于专注。心无旁骛在取舍间的持守,并非总是义无反顾,彷徨、犹豫、苦恼,逆境、压力、挑战,才真正彰显内在定力的价值。
 

  人们常说,搞科研,要搞出点名堂,非得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在喧嚣的名利场外青灯独守,在不懈的科学探索中胼手胝足。11年的职业生涯不算长,但是左尚志用他的努力和执着,留下了他生命宽宽的投影。
 

  2002年,与左尚志同期进来的一位博士被一家外企高薪聘走了。这家公司在了解了左尚志的情况后,也想打他的主意。听到风声的特检院领导立马紧张起来,深夜找到左尚志。左尚志看出来了领导的难处,他一字一句郑重地说:“您放心,我不走。这里有我的事业,我留恋这里的氛围和团队。”可是,左尚志的难处却没人知道,当时他母亲中风后半身不遂,正等着掏钱治病呢。
 

  2005年的一天,左尚志突然跑到要好的同事贾国栋的办公室,悄悄说自己想调动工作。原来,一家重庆的公司要高薪聘请他。这回他动了心,为的倒不是钱,而是看中了地点。“我妈被诊断出了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我想回去工作好照顾她。”这些年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做儿子的几乎没帮上什么忙,让左尚志倍感煎熬。真的想要走了,怀着道别的心情,那段日子,他却更加埋头于工作,在他的项目研究中越陷越深。“我要走了,这么多事情谁来干啊?”一边是生病的母亲,一边是紧迫的任务,他夹在中间,纠结着撕扯着,哪头也放不下。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如今外人已无从知晓。但最终,他还是留下没走,他后来告诉朋友,打那以后,他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忠孝不能两全。
 

  2007年对左尚志来说,是事业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他梦想的原点。材料与失效分析研究室终于成立了。同时,一个重要的使命——建立承压设备高温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实验室的重任也落到了他的肩上。
 

  这是一个巨大挑战,涉及被称为火力发电“心脏”的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左尚志感到压力,更感到兴奋,人生最精彩的经历莫过于迎接挑战,这个过程痛并快乐着。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基于提高火力发电机组效率、减少污染的要求,各地陆续开始建造、使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
 

  要安全发电,首先要确保发电机组,尤其是电站锅炉的长时间可靠运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性能。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十分缺乏材料高温长时试验方面的基础数据。目前我国的超临界锅炉和超超临界锅炉材料,大量采用了美国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规范要求。但日本和欧洲在进行了大量的高温长时试验后,却发现这些材料的许用应力(即允许其安全运行的最高工作压力)其实低于ASME规范要求。这就使得我国已经采用了这些材料建造完成的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陷入既不能弃置不用或重新建造,又不能在安全性能和寿命不清、安全保障措施缺乏的情况下盲目投用的极端困难的局面。
 

  因此,尽快建立试验室,开展高温长时机械性能测试,获取我们自己的试验数据就迫在眉睫。
 

  画图纸、采购设备、安装调试,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在中国特检院的二基地展开了。二基地建设初期,附近没有吃饭的地方,左尚志就和同事们吃了半年的方便面。材料与失效分析研究室的顾宝兰还依稀地记得,左尚志带头这么扛着,有时虽然幽默地评点几种方便面的口味,但“不好意思,你们辛苦了”总挂在他嘴边。在设备采购阶段,有的厂家多次邀请左尚志吃饭或者去外地游玩,都被他拒绝。他说,给公家办事,怎么能谋私利呢。
 

  经过两年左右的筹备,53台蠕变持久试验机开始运转了。但按照惯例,最长试验时间不少于1万小时,而欧洲的最长试验时间通常不少于3.3万小时,甚至有实际测量10万小时的。因此,必须采用大量的蠕变持久试验机同时进行试验,才能在工程上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完成试验。试验机的数量越多,进行高温长时性能测试的能力就越强。而日本一家钢厂的试验机,比我国试验机的总和还要多。
 

  怎么办?按部就班照常理“出牌”显然行不通,左尚志思前想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设想在眼前浮现——把全国各行业的高温材料机械性能试验室组织起来,整合资源,共同开展高温材料机械性能测试工作。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等多家单位都参加进来,组成了承压设备材料实验室联盟,实现检测资源和数据的共享。
 

  目前,二基地的53台设备还在日夜不停地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还没有出来,这个项目的主持人已经不在了。
 

  在筹备二基地实验室的同时,左尚志还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01课题《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主要对长输管道的技术性难题进行研究,这对于他“九五”、“十五”的课题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作为如此大课题的负责人,他不仅要协调57个单位、270名研究人员的项目进展、资金使用情况等,还对原来不太熟悉的管道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学习。这个项目的进行,是左尚志综合能力的一次集中体现。他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凝聚了团队、以过硬的专业基础折服了同行、以科学的工作方式促进研究的高效开展。
 

  该课题的研究攻克了63项技术关键,取得了9项重大技术成果,提出新技术、新方法16项。其中,9项重大成果均已经分别在中石化、中石油和城市燃气行业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难题,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管道、储罐的报废、返修、停产损失,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约3亿元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社会效益。
 

  生命是有限的,事业是无限的,左尚志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扩大事业发展的空间,付出意味着牺牲,也带来了收获。
 

  左尚志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及全国标委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经贸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2005年,还被质检总局授予“国家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这是属于他的生命“宽度”,这又不仅仅是属于他的“宽度”。同事们说,左尚志从不把成绩和荣誉看成是属于自己所有。和以处众,既需要对当代科研与分工有着深刻理解,又具有不落名缰利锁的坦荡襟怀。面对荣誉和奖金,接受任务、遇到困难时一向冲在前边的他,却总是往后退,奖金大家平分,成果上的名字总往后面放。左尚志常说,成绩是团队奋斗的结晶,要给年轻的同志更多的机会。
 

  生命的宽度,出自于对磨难的穿越
 

  人生的跋涉,常常要有许多背负,也常常节外生枝,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这是生命的承载,也是生命的历练。
 

  了解左尚志的人都知道,除了工作,儿子是他最大的牵挂。
 

  左尚志出事后,研究开发部试验室的董熙在整理他带去美国出差的电脑时发现,近20G的内存全是工作上的各种文档资料,属于他私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文件夹,里面全是儿子的照片。
 

  2007年3月12日,已经36岁的左尚志当上了爸爸。“老”来得子的巨大的喜悦包围着他,但3天后,他依然回到了“战场”——中国特检院当时正在燕山石化公司开展一个多月的设备大检修工作。在妻子王玲坐月子的一个月里,他只回来看过一次。对此,妻子有着满腹的委屈,“人家孩子出生,一家人围着团团转。我们家可倒好,老人身体不好,管不了,小孩他爸事业第一,也管不了。”瘦弱的王玲只有自己扛了。
 

  左尚志给儿子起的小名叫柯柯,因为他爱看漫画《名侦探柯南》,希望儿子像柯南一样聪明,洞悉世间的玄机。柯柯一岁多时,王玲带着他到小区里玩,发现他居然能自己找到回家的路。但是,柯柯却显得很不合群,总是躲在一边自己玩,从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快两岁了,儿子还不会说话,左尚志有点着急了。同事们安慰他说,没事,男孩儿本来说话就会晚一些,越是聪明的人越可能语迟呢。又过了半年,细心的王玲发现,柯柯的一些行为越来越像自闭症。这对父母来说,真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事实。随后,他们到处寻医问药,最后在一位退休的医生刘老师那儿,开始了一对一的康复课程教育。
 

  左尚志成家后,手头就没有宽裕过,相当一部分收入都寄回家里给母亲治病,时不时还要接济一下开小店勉强为生的姐姐。柯柯开始接受治疗之后,王玲只好辞去工作,全力照顾儿子,这个家的日子一下子更加紧巴了。困窘的生活,让他对钱有了更深的体会。
 

  左尚志办公室的衣柜里,挂着一件穿了10年的蓝格子西服。衣服很新,那是因为他只有在出席重要活动的时候才舍得穿它。办公室的同事都知道,他没有一套成套的西服,从来都是“混搭”。这次,和左尚志一起去美国出差的中国特检院副总工程师沈功田,讲了两个至今难以忘怀的细节。刚到美国时,他发现左尚志总是把衬衣放在皮带外,就劝他扎进皮带里。左尚志嘿嘿一笑:“沈总,我的皮带太旧,就别让它‘抛头露面’了。”在密苏里州斯普林菲尔德的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在沈功田的百般劝说下,左尚志咬着牙买了一双50美元的耐克运动鞋。穿上新鞋后,他一脸满足:“真舒服啊,我还从来没穿过这么好的鞋呢。”
 

  纵然生活困厄,左尚志却从来没有被金钱压倒。有一年春节,中国特检院下属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到左尚志家里拜年。走后,左尚志发现一个放了3000元的购物卡的信封,等他追出去时,拜年的人早已不见了踪影。节后上班第一天,他就如数把购物卡交给了单位,至今还在党办的文件柜里留存着。此外,党办还收到过他退回来的玉镯子。
 

  两岁那年,柯柯出现了睡眠障碍。整整一年,孩子每天凌晨1点半到2点半就会醒,一直要到5、6点才能入睡。左尚志心疼白天一直要带孩子的妻子,这4个小时的时间就全部由他来“值班”。等到孩子入睡后,他也差不多要起床去上班了。那一年,正好是“十一五”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加班到夜里十一二点是常事。所以,同事记忆里那年的左尚志总是带着黑眼圈,一脸倦容的来上班。
 

  2010年4月15日,左尚志一家在单位附近租了个小房子。一方面为了方便柯柯早晚去上课,另一方面也为节约时间,为他负责的“十二五”课题做准备。
 

  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党办的张瑾怡总能看到一幅温馨的画面:儿子骑在左尚志的肩膀上,他拉着妻子的手慢慢散步。其实,那是他赶在上班前和下班后送孩子去上课。“那时,他经常要抱着孩子做一些滑板运动,每次做下来都一身的汗。”王玲说,自闭症的孩子都容易行为刻板,喜欢的事情就会不停反复地做,不喜欢的则会十分排斥。那时,柯柯每晚都要拉着爸爸去天丰利商场坐扶梯,从一层到五层,再从五层到一层,每次都要坐一两个小时。左尚志坚持到消耗掉孩子所有的精力才回家,他把这看作是对儿子的一种补偿,毕竟,工作占去了他太多精力。
 

  左尚志一只手努力把儿子从封闭的空间里拽出来,一只手努力拓展自己事业的空间。
 

  身心疲惫的他对工作、对生活没有丝毫的马虎。出差前一天,他还在仿真实验室查阅ASME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标准,为到美国交流做准备;出差前,他把“十二五”课题参加单位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全部整理好交给了秘书赵莹莹;出差中,他就“十二五”项目01课题预算申报等事项,与管道部交流的邮件就有11封;意外发生前夕,他刚刚给单位传回了课题申报材料的最新修改稿……
 

  出差前,左尚志专门到给柯柯上课的老师那儿道别。“我要出国20多天,柯柯就拜托给您了,他要不听话,还请您多担待点。”说着说着,他的眼圈就红了。
 

  生前,左尚志有时望着儿子很失落地说:“什么时候我的儿子能在我一回来时,就扑到我的跟前叫声爸爸啊!”
 

  左尚志去世后,王玲却意外地发现,儿子好像有点懂事了,几次喊出了“爸爸”、“爸爸,抱”。深夜里,她有时搂着儿子在想,天上的左尚志能听见儿子的呼唤吗?
 

  在左尚志告别质检事业后新的春天里,他的同事们正在用累累硕果和爱心告慰着他的在天之灵:
 

  ——他付出艰辛劳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已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
 

  ——他生前最后参加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已获得立项,他负责的01课题已由后来者启动;
 

  ——他倾注巨大心血的国家级特种设备试验研究基地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材料高温性能试验室即将面世;
 

  ——还有他最放心不下的儿子柯柯,来自中国特检院职工和社会各界的近百万元爱心捐款,连同他们的关爱与呵护,将一直陪伴着他成长。
 

  生命的长度对左尚志来说,实在太短促了,但他用自己不同凡响的生命宽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和奋斗;用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为我国质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后人的追忆中延续了生命,在岁月的深处写下了崇高。
 

不平凡的“镜子”
 

评论
 

  作为一名质检科研工作者,共产党员左尚志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质检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以忠诚和责任,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一首质检精神的赞歌,为所有质检人树立了一个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我们学习左尚志,就要以他为一面镜子,读懂什么是信念坚定、爱岗敬业。工作11年,左尚志勇挑科研重担,始终冲在攻克科研难关的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解决了诸多长期困扰政府安全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的瓶颈性技术难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而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左尚志用实际行动传达出干事创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折射出尽职尽责的爱岗敬业精神。
 

  我们学习左尚志,就要以他为一面镜子,读懂什么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质检事业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因此每一个质检工作岗位都是十分重要的。正是在这种大局意识之下,左尚志把自己的工作与质检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在科研攻关中创造价值,在艰苦磨砺中完善自我。工作11年,他放弃了大量节假日的休息,牺牲了许多个人利益,抛家舍口,辛劳奔波,始终把工作放在心头,让奉献成为习惯。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正确的利益观和对奉献的理解。
 

  我们学习左尚志,就要以他为一面镜子,读懂什么是锐意进取、敢闯敢干。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干革命、搞建设,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左尚志就是质检领域的闯将之一。身处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左尚志清醒地意识到,惟有锐意开拓进取、勇于改革创新,方能挺立质检科技潮头。正是有了这样一股子劲、一股子气,左尚志带领他的科研队伍才搞出了名堂,搞出了成绩。左尚志在质检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为质检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在质检这片热土上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人生如流水,只有在它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左尚志短暂的一生,就像急流,锁定方向,毫不犹豫,奋勇直前。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无论坚守什么岗位,只要坚持有理想、有信念,讲责任、敢担当,识大局、讲奉献,敢创新、能实干,在任何平凡的岗位上都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作者:史玉成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