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河南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十一五”发展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河南特检人 齐唱和谐歌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以下称河南省特检院)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按照“围绕全面提升,突出两个创建”的工作要求和“服务、发展、和谐、建设”的工作方针,实现业务收入增长了15.83倍,固定资产提高了17.2倍,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身建设获得空前发展,连年被上级质监部门评为先进单位、标兵党支部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优秀单位。2008年,该院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走出了一条和谐发展的宽阔之路。
 

  和谐发展强根基
 

  2005年底,河南省质监局党组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论证,大胆作出了在特检系统进行“联合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拉开了全省特检系统深化改革的帷幕:把分散在全省各地的质监系统内的特检机构联合起来,打破一家特检机构驻守一方的“诸侯”格局,重组为以人、财、物、业务等资源合理配置的“联合舰队”。
 

  很快,河南省特检院诞生了,内设6个综合管理部门和11个专项业务部门,下辖14个分院。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电梯、防爆电器、起重机械、客运架空索道、厂(场)内机动车辆、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检验;负责机电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当时,有人担心怀疑,这样的联合重组,能不能统得住,会不会削弱检验职能和安全监察工作?
 

  为确保特检工作根正基强,河南省特检院首先从组织建设入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具有坚强凝聚力的领导核心和集体。一是狠抓党建工作,通过党建促业务。2010年6月,该院成立了党总支,为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院党总支与各支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构建起了上下同心共抓党建的良好运行机制。二是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出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与检测检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岗双责”的工作格局。
 

  重组后的河南省特检院以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深入调研,反复酝酿,对业务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布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做大做强做优”发展目标,励精图治,奋发拼搏,狠抓制度、能力、文化三项建设,成为保障全省特种设备安全、促进特种设备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保持河南特种设备安全态势、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使全院实现了华丽转身,为事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完善制度建设。为了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科学管理模式,河南省特检院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质量、行政、财务、人事、科技、党建暨思想政治工作等一系列管理体系文件,并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充实、修订和完善,使全院在使用一个检验资质、实施一套质量体系、出具统一检验报告、执行统一检验标准、实行统一管理模式的框架内运行,形成以质量和安全管理为核心、以落实岗位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和员工行为为重点、以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为保证的职责明确、责任清楚的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立足于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彰显整合效应,河南省特检院制定了包括人力、检验业务、装备、技术等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在整合各种资源、建立新的“游戏规则”上下工夫。按照一体化管理原则,对高尖精装备实施系统共享,对新建项目、技改项目、科研项目实施统筹规划,对重大检验项目所需人员、装备实施统一调度,避免了设备的闲置和浪费,避免了交叉重复投资和科研课题重复设置的现象。同时在能力评估的基础上,依据业务、人员、能力等综合情况实施任务授权。
 

  加强能力建设。河南省特检院始终把“练内功、强素质”作为塑造一支胜任履职、富有创新力、竞争力队伍的重要抓手,把住岗前培训、上岗考试、继续教育3个关键环节,持续打造推进平台,开展了“质量提升”活动、“能力建设年”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能力和服务水平。针对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状况,围绕补缺和提高两个方面,有计划、分层次、分批次地采取集中培训、比对演练、专家授课、举行技术研讨交流、开展技能竞赛、鼓励学历再教育等多种形式,不间断地对全体职工进行“充电”。他们还通过对岗位设置分析和研究,制定各类岗位能力标准和绩效考核方案,从规范上岗任职程序,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考核评价体系入手,强化“以人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效、以效定奖”的绩效评估运行机制,激发干部职工自觉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要有为、实绩论英雄”的理念,立足岗位,强化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大力开展文化建设。近年来,河南省特检院坚持共性包容个性、个性体现共性、共性与个性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打造融“大质检文化”于一体、具有自身特色的以人为本、和谐有序、严谨规范、清廉高效、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河南特检文化。
 

  领导干部是头雁,做好表率是关键。金进良自河南省特检院成立之初,就担任院长之职。他始终坚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抓发展,抓科学管理,抓党建,抓服务,带领党员干部团结奋斗,不断进取,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发展。
 

  作为一院之长,金进良始终将“提升自己、开拓创新”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一方面注重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刻苦学习,勤奋实践。他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体会,编著的《电梯安装维修与故障排除》、《起重机械安装与维修实用技术》等近百万字的科普教材,供全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使用;主持开发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测计算机应用系统》和《特种设备检测管理系统》等软件,实现了从检验计划管理到检验业务受理、任务安排、报告编制和审核审批、文件归档等业务全过程的无纸化、一体化办公,使检验业务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并在全省特检机构中推广使用。近年来,金进良院长共撰写技术论文20余篇,参与制修订地方标准6项,成为河南特检行业的技术权威,在特检业务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雁”。
 

  在金进良院长的带动和影响下,河南省特检院团结奋斗、干事创业、和谐发展的局面迅速形成,对于特种设备安全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始终把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认真履行职能,当好安全“守护神”。一是严格落实定检率。他们按照“书面催检、电话催检、现场催检”的“三步催检”要求,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作为关键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推行漏检责任追究制,确保了列入计划的特种设备定检率实现100%的目标。二是狠抓安全隐患整改。把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作为检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三方责任”要求,及时对检验出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敦促、跟踪并协助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三是强化数据库清理工作。针对特种设备数据库中存在未登记注册、注册代码重复、设备原始信息缺失等情况,采取与各级监察机构交换变更状态见证资料、组织检验人员深入用户开展核查等措施,及时充实和完善特种设备数据库,做到检验、监察数据同步交换,台台有账可查,为落实检验全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神文明谱新曲
 

  探究河南省特检院走过的发展历程,记者总感到有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他们事业的发展。这力量的源泉来自何处?
 

  “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河南特检文化,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导向,使其渗透到行政检验的各个环节。”河南省特检院党总支书记韩志英一语破的。
 

  狠抓精神文明,树立行业新风。“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特检院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院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常抓不懈。成立了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领导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使创建活动有声有色的进行下去,河南省特检院以多种有效的活动为载体,先后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积极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和“重品行、树新风”等倡导良好道德风尚活动。针对检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先后举办了8次专题讲座,大力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和帮扶活动,先后为地震灾区捐款107500元,组织党员缴纳特殊党费12000元,选派业务骨干成立特种设备救援队奔赴灾区开展救援。每年对既定帮扶对象和帮扶点进行热情帮扶。
 

  在创建过程中,河南省特检院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科室、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建设节约型机关等活动,按照“净、绿、亮、美”的要求,对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整改治理,并丰富文明创建的内涵。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办事程序上网,实行亮牌办公,持证检验,认真开展“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创建和谐特检”、“诚信建设宣传月”、“同迎奥运,共创文明”等活动。
 

  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文化。该院成立之初,就坚持“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员工”的治院方针,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力量、权力和主人翁地位,把特检院的发展与个人的前途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机构文化氛围。
 

  该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营造一种“实干者有功、创新者有位”的氛围。对在科技创新和安全检验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人员进行奖励,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和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让大家感受到特检院这个“大家庭”是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该院还坚持领导深入一线带检制度。班子成员定期和检验人员一起深入企业检验,认真倾听职工心声,记录他们的意见建议,当好职工的“贴心人”。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定期组织职工体检,过节主动上门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职工生病住院等院领导都主动进行慰问,让大家感受到特检院这个“大家庭”是自己干事创业的坚强后盾。
 

  该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员工素质提升激励机制。建立了有利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位系统,将学历职称、职业资格、论文撰写、科研业绩、解决技术难题等要素纳入岗位聘任必备条件,完善岗位评价机制,拉大岗位薪酬差距,以此促进员工素质提升。同时,为员工素质提升创造条件。每年提取一定的经费作为员工素质提升专项经费,鼓励员工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和学术交流。开展“月培训教育”、“名师带高徒”等活动,组织“全院技能大比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仅2010年,该院先后组织了12期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培训,有1275人次参加了专业技术的培训活动;组织5期技术交流和研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电梯新检规宣贯培训4期,培训人员340人次。
 

  截至目前,河南省特检院拥有高级工程师17人,工程师86人,助理工程师19人;高级检验师6人,电梯检验师14人,起重机械检验师11人,游乐设施检验师1人,电梯检验员67人,起重机械检验员71人,燃油防爆检验员3人,客运索道检验员8人,厂内机动车辆检验员36人,游乐设施检验员9人,为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通过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该院把“以人为本”贯彻到业务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人人想发展,人人为发展,人人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树立全局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每逢3.15、“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活动,该院都积极组织宣传。该院还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知识。同时,还结合特种设备“三进”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特种设备安全的关注度。去年“六一”期间,该院成立了3个宣传组,在辖区内分别选择了43中学、回民二小及商城花园社区作为重点宣传活动场所,向学生们及居民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普及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常识,发放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小画册3000余份,对市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并通过答题抽奖的方式使大家对特种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为加强对企业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人人持证上岗,规范操作,提高全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该院积极做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方便企业,该院每年都要花数十万元把培训班办到市、县、企业。仅2010年,就举办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作业人员培训班76期,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9485人。
 

   “科技兴检”很给力
 

  作为技术型机构,河南省特检院近年来通过创新项目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搭建科研平台等多种手段,为全省特种设备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开拓了科技兴检的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特检院大力倡导科学研究之风,努力推进“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质检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各项目标的实现,积极参与多项相关科研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与国家级课题即生命线工程及大型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两项,主持并完成省级科技攻关课题4项,参与省级科研横向联合课题两项,目前在研省级课题5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两个,其中4个项目先后获得省局科技进步成果奖。参与1项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Q6001-2009《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制定,已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实施;参与起草国家标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价方法》1项;主持起草由省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有DB41/T539-2008《架桥机检验规程》、DB41/T620-2010《架桥机安全运用规程》、DB41/T619-2010《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施工方案通用要求》、DB41/T618-2010《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质量计划通用要求》4项;《大型游乐设施维修保养规程》地方标准正在制定中。
 

  为有效开展特种设备相关技能培训和宣传,该院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写并公开出版了《电梯安装与维修实用技术》、《起重机安装与维修实用技术》、《电梯故障排除实例》、《桥架型起重机械安全检验技术》等著作10余部;在国家级学报、核心期刊及其他正式公开刊物上发表《我国游乐设施安全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分析》、《桥梁建设的安全重心——架桥机安全运行探讨》、《起重机运行安全记录装置的研究》等文章40余篇,在协会年会宣读《有限元分析法在起重机制造监检中的应用》、《检验报告计算机辅助管理三种方式之比较》、《起重机械与节能降耗》等文章15余篇。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该院依托本院科技项目“客运索道救援装置”的成果而申报的“客运索道检测用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1项。为加快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管理而开发的“河南省质监科技资源管理系统”已申请了软件著作权。全院共发表论文40篇,出版著作10部。
 

  基本建设大发展
 

  古训“得中原者得天下”由来已久,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方兴未艾:先后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毋庸置疑,企业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之一,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加强检验检测是提高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正所谓“质量是产品的保证,检验是质量的保证。”
 

  河南省特检院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加快提升检测能力的步伐,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1年3月7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国家桥梁架类及小型起重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黄河北岸)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项目占地31468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金进良告诉记者,该中心的建成将会提高河南省整个起重机械行业的制造水平和发展能力,使河南的起重机械制造技术、起重机械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提升河南起重机械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该项目内容为:依托河南省特检院,开展起重机械产品型式试验、监督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专业检验人员培训等,协助企业完成技术标准和需求的其他技术服务,集中优势开展起重机械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等业务,努力使其变成全国范围内、起重机械行业内的检测基地、研发基地和培训基地,技术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了解,河南省是起重装备制造大省,起重机械是传统优势产业,通用类桥架型起重机占据全国55%的市场份额,轻小型起重设备占据75%的市场份额。但现实情况是,河南现有的起重机械综合检测能力已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起重机械制造企业每制造一种新型号的起重机,首台都需要进行型式试验,取得制造许可证才能销售。过去,河南起重机械制造企业每制造一种新型号的起重机,都要约请外地型式试验机构来做试验,等待时间长、成本高,新型号产品不能及时得到验证。起重机质检中心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国家质检中心综合检测基地项目,在河南省质监局的统筹安排部署下,也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之中。该项目涵盖了多种检测项目,其中包括电梯、防爆电器、客运架空索道、厂(场)内机动车辆、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检验等特种设备检验,并可承担机电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仅可以彻底改善河南省特检院办公条件,优化为企、为民服务的环境,提升河南特检的形象,而且对于加快河南特检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余兵 孙中杰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