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与质量保修有什么不同?
2006年10月17日,在一次质量管理讲座上,质量管理专家马林的提问着实让笔者对这个问题认真地思考了一番。
对产品的服务质量管理,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仍然采取以“质量保修”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形式,如质量保修单、定期质量回访制等。而现在,这种服务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行进在“质量保证”的路上。在海尔不久前的一次专家论坛上,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提出:“海尔公司决定用两年的时间彻底解决‘质量保修两年’到‘质量保证两年’的过渡。”现在,在海尔研发中心,围绕世界各地不同需求的“保证产品”每天都在接受着上市前各种数据的检验。
为什么要实行“质量保证”?
专家认为,海尔集团的做法无疑给正在从“保修”到“保证”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保修与保证虽然都是企业的一种质量承诺,但质量保证还是企业证明自己产品在规定的时间不需要任何维修的一种质量信誉。“质量保证”的产品在国外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为欧美等国家的相关法律还规定,消费者一旦对使用的产品进行维修,即使在保修的时间内,也要支付一定的维修费。比如美国,维修一台冰箱的服务费大约在30美元左右。
“中国制造”要和国际接轨,像“保证”看齐是必须的。因为“保修”虽然主张产品质量的可靠,但却隐含了产品的缺陷,毕竟“修”是为产品的漏洞准备的。
虽然“保修”与“保证”仅一字之差,但用心琢磨“保证”与“保修”内容的不同而不是他们的形式,对于现今的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可能还是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另一条捷径。海尔、联想、华为等许多中国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事实证明,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但要达到“更上层楼”,彻底实现“质量保证”,除了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就是要有精益的产品准备,因为每一次细小的失误都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例如,刚刚出现的戴尔笔记本电脑电池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