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权威的《质量文摘》杂志发布了一个令人惊诧的消息——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统计,每年全美制造商因为产品问题导致消费者死亡、受伤和财产损失而进行赔偿的总额大约高达7000亿美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天文数字还不包括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民事、刑事处罚款项。
《质量文摘》称,美国区域报纸的头条常常被产品缺陷、召回之类的新闻所占据,平均每天被宣布召回的产品都在千种以上,主要集中在:汽车、儿童玩具、药物、食品等。对制造商而言,避免被召回的命运关键在于在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美国质量专家道格拉斯·法尔说过“最有效率最节约成本的方法是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而普通的制造商进行质量管理过程中最缺乏的是简便的检测工具及完备的、可执行的、连贯的生产标准。人们能够搜集的通常是已经发生产品缺陷后的数据,它们需要消费者的反馈,这大大延长了修正错误的时间。
质量专家法尔建议,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应记录相关数据,实行实时监控,即采用“集中供应链质量管理”。他相信,采用实时监控手段后,制造商的上游供货链会受杠杆作用的影响,加强对质量的控制。也就是说在生产环节中通过自动筛选留下质量好的产品。《质量文摘》认为,“集中供应链质量管理”方法在全球化采购时代有助于更大范围内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那些跨国企业,在执行了质量为先策略后,通过与供应链分享实时数据及相关分析,将把缺陷保留在内部,从而大大节约了赔偿支出。
案例——奥迪(北美)
事件:2002年奥迪(北美)遭受质量指控,几乎半数的4缸车都出现问题,被迫召回许多车辆并更换有缺陷的点火系统。
问题:奥迪电路板供货商的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汽车点火系统出故障,而奥迪(北美)只有一家电路板供货商。
解决:奥迪(北美)开始严格检验供货商的产品,并且开始与第二家电路板制造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