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士》是晚清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一则寓言。贯标成效是指贯彻ISO9000标准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两者之间相隔百年而又风牛马不相及,扯到一起似乎荒唐可笑,但笔者认为在怎样学习新事物并取得成效方面两者隐含的道理是相通的。已经贯标认证或正在实施贯标认证企业的有关人员应从《崂山道士》这则寓言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崂山道士》内容简述如下:某青年王生前往崂山求仙寻道,因不堪忍受学习生活的艰辛 “中途退学”。在辞别老师前,崂山道士问他有何要求,他说想学崂山道士曾给弟子们表演过的“穿墙术”。 崂山道士答应其要求并将咒语告诉他。王生试后,心里十分高兴。临行前崂山道士告诉王生,回家后千万不要将“穿墙术”用于歪门邪道,否则咒语将失去作用。王生不以为然,回到家中王生向妻子吹嘘自己学会了一种发财致富的本领——“穿墙术”,妻子不信,王生逐念动咒语一头向墙上撞去,结果撞得头破血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规模贯彻ISO9000标准到现在,全国已有数万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已取得认证的企业中,有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效益均取得明显成效而有的企业贯标认证后并末找到感觉,企业无大的改观,甚至贯标后破产倒闭的企业也不乏其例。为什么贯彻相同的标准会有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贯标认证工作的指导思想正确与否是其重要的原因。
ISO9000:2000标准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既然是战略性决策,就必须首先解决企业为什么要贯标认证的问题,即贯标认证是为了一纸证书还是追求贯标实效,是把贯标认证当作扩大产品销售的“敲门砖”和权宜之计,还是把贯标认证当作提升企业管理素质的治本之策,这是企业贯标认证能否取得成效至关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竟争优势的不是这样那样的证书而是企业的管理素质和产品质量。因此不注重贯标实效而刻意追求认证证书及其宣传效应是一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短期行为,必将导致贯标认证工作的失败,为什么一些企业认证轰轰烈烈,维持冷冷清清,体系运行艰难,文件形同虚设,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最终被认证机构撤销认证资格。笔者认为贯标认证的目标定位在本身不正确,以沽名钓誉的投机心态来对待贯标认证工作就是这些企业贯标认证工作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ISO9000标准的科学性毋容置疑,贯标认证对提升企业管理素质和产品质量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实践所证实。要想取得贯标认证的预期效果,首先必须端正其指导思想并准备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不然,必将导致王生学艺那样的结果。这就是《崂山道士》这则寓言留给贯标认证工作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