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电器也能用纸糊?》的节目,反映了浙江巨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自耦减压起动器和柳市低压电器行业制假售假的问题。节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浙江省委省政府、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乐清市委、市政府务必要认真对待,采取措施,彻底整改。
出现问题要立即严查整改,这是必需的,但由于柳市低压电器行业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对待该地出现的制假售假问题,决不能就事论事,一打了之。应该把这一问题放在一个大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之下,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挖掘问题的深层根源,并从根源入手,制定长期而有效的措施,既彻底遏制制假售假现象,又保护当地特色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作为一个只有10万人口的小镇,柳市依托低压电器这一特色行业能够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今天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其成长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20多年来柳市在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一直难以摆脱诸多困扰,而最令人头痛的则莫过于制假售假。
柳市是温州第一强镇,也曾是全国挂得上号的假冒伪劣低压电器重灾区。198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手段低劣,柳市镇质次产品销往各地》的报道,煤炭工业部专门下文要求所属企业不得购买柳市产品。一时间,柳市声名狼藉,电器产业一度陷入困境,遭遇第一次大面积的信誉危机。1990年,某省一家煤矿因使用柳市电器造成人员伤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等7部局《关于温州市乐清县生产和销售无证、伪劣产品的情况和处理建议的通知》(国办发〔1990〕29号)。国家7部局会同省、市、县组成工作组,联合在柳市蹲点,历时半年之久。柳市电器遭遇第二次信誉危机。
尽管我们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出于同情并不愿意把央视此次曝光柳市制假售假问题看成是第三次信誉危机的开始,但我们不得不提出的一个问题是,难道被人们称为“柳市现象”的这一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经历发展——危机,再发展——再危机这样的循环?这难道是它们无法摆脱的宿命?有人说柳市是打假打出来的“中国电器之都”,这是否意味柳市“中国电器之都”的光环一定要伴着一道浓重的阴影?是到了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制假售假屡打不绝,按下葫芦起来瓢,是经济信用失落、经济行为失范的典型表现。其折射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企业、行业的不成熟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规范。如果说制假售假是柳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外在病象,那么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则是其内在的病灶。因此,对柳市的制假售假现象不能为整顿而整顿,为治理而治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一定要加大治本力度,从体制上、机制上和制度上入手。
说到底,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具有永久发展潜力的经济信用体系。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设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信用奖惩制度,完善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四方内在统一的信用体系,为企业诚信建设创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当然,建立信用经济体系必须要有法制建设为依托,离开了法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秩序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树立全民法律意识,树立法律权威,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意识深入人心,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减少执法随意性,提高执法水平,使法律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真正把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社会主义法制基础上。